[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散热孔的手持式排屑垂直钻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89403.5 | 申请日: | 2020-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3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明;蔡俊文;钟露;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49/02 | 分类号: | B23B49/02;B23B47/34;B23Q11/00 |
| 代理公司: | 贵州国防工业专利中心 52001 | 代理人: | 陆斌 |
| 地址: | 723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散热 手持 式排屑 垂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航空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散热孔的手持式排屑垂直钻套装置,所述装置为圆柱体空心体,圆柱空心体上部镶嵌有钻膜衬套,钻膜衬套下方设置有散热孔,圆柱体空心体下端开设有排屑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析传统钻套的现状,以及使用传统钻套制孔面临的操作问题。改进了传统垂直钻套的结构形式和材质,提升了钻孔质量和效率,同时延长了钻头和钻套的使用寿命。对目前的人工制孔质量提升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制造技术领域。是一种带有散热孔的手持式排屑垂直钻套。在飞机部件装配过程中,提供一种用于人工制孔时保证制孔垂直度的钻套。该钻套因设置有排屑孔,在制孔过程中,省去了清除其内部金属屑环节;另外还设置有散热孔,提升了钻孔质量和效率,同时延长了钻头和钻套的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目前飞机部件装配时,仍大量采用人工制孔模式。使用手持风钻直接钻制初孔是人工制孔的首要环节。尤其对于飞机上重要位置的螺栓孔,都要经过钻初孔、扩孔和铰(拉)孔这样一套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过程。由于先行钻制出的初孔对后续刀具具有导向作用,所以初孔的孔轴线相对于工件的垂直度,直接决定了铰孔和拉孔后孔的垂直度。
因此,在HB/Z 223.12-1997《飞机装配工艺制孔》中,明确要求:钻孔时应使钻头垂直于工件表面,保证孔垂直度的常用方法有垂直钻套、直角尺和钻模。当夹层厚度大于5mm时,除结构不开敞处外,一般应使用垂直钻套钻孔。
实用新型内容
传统的垂直钻套上端需要与风钻结构配合在一起使用,在部分场合下会受到风动工具的限制。传统垂直钻套为封闭金属套管结构,在钻孔前不易观察到钻头中心尖是否与工件上划线点重合。在钻制深孔时,金属屑会在封闭结构内堆积。若不及时清除金属屑,会造成金属屑在钻套内缠绕旋转,划伤工件表面。粘结在钻头上的金属屑最终形成刀瘤,会降低孔的表面粗糙度,甚至挤住钻头,严重时会使钻头折断,钻头的断口会钻伤工件表面。同时也会因堆积的金属屑与钻头、钻套和工件之间形成高速摩擦,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从而缩短钻头和钻套的使用寿命。因此钻深孔时需要中断制孔操作,用于清除钻套内金属屑。这就降低了制孔质量和制孔效率。
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散热孔的手持式排屑垂直钻套装置,所述装置为圆柱体空心体,圆柱空心体上部镶嵌有钻膜衬套,钻膜衬套下方设置有散热孔,圆柱体空心体下端开设有排屑槽。
所述散热孔为四个,均分在钻膜衬套下方同一平面。
所述圆柱体空心体材料为铝,钻膜衬套材料为钢。
所述散热孔直径为2.1mm。
所述排屑槽宽度为6mm,高度为10mm 。
所述排屑槽为三个,均分在圆柱体空心体下端。
所述圆柱体空心体内部为台阶式空心体,设有排屑槽的排屑仓直径大于设有散热孔的散热仓直径。
技术效果
与传统垂直钻套相比,本实用新型对于人工制孔来说,有益效果如下:
a.扩大垂直钻套对风钻的适应性;
b.提高钻套的垂直特性,还起到保护被加工产品外表面的作用;
c.可以排屑和散热;
d.有利于观察钻头中心尖位置,提高手工划线制孔的定位精度。
e.提高了钻套的整体耐磨性,对钻头起到有效地纠弯作用,可延长钻套和钻头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垂直钻套与风钻配合示意图
图2是新型垂直钻套立体图
图3是新型垂直钻套的剖视图(示装配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894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