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果归纳系统及水果采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85377.9 | 申请日: | 2020-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6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A01D46/22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盈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24 | 代理人: | 安娜 |
| 地址: | 435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果 归纳 系统 采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果归纳系统及水果采摘装置,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仓体设置在机架上,仓体的底端设有单个垫球的出口,第一管道的内腔在径向只能容纳一个垫球,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连通,第二管道的出口向下,电缸的伸缩端设置在第一管道内,用于将掉落到第一管道内的垫球推到第二管道,载物盘设置在机架上,载物盘内设有曲线状的轨道,轨道由入口端向出口端的高度逐渐降低以滚动水果和垫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完善了水果采摘装置,尽管占用空间大,但是,其实现了水果收集的自动化,改变了以往采摘一个,用手归纳一个的繁琐操作,大大降低了采摘的劳动量,设计巧妙,通用性强,而且适用于对多种不同水果的自动化摘取,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果归纳系统及水果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果的生产作业中,收获采摘是整个生产中最耗时最费力的一个环节。水果收获期间需投入的劳力约占整个种植过程的50%~70%。采摘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果的储存、加工和销售,从而最终影响市场价格和经济效益。另外,水果收获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的工作。
然而,由于现有的机械采摘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还不能适应在复杂的外界环境中进行采摘作业,也不能确保在采摘过程中对水果实施较好的防护,从而存在采摘不方便、采摘效率低下的问题。因而,现有的水果采摘作业还是以人工采摘为主,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留守农村的劳动力极剧减少,劳动力的缺乏严重影响到水果的种植与采摘。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提交了一份发明专利,其申请号为CN201811229173.5,名称为一种全自动水果采摘装置。该水果采摘装置存在着一个弊端,那就是水果从软袋中掉落下来后,是如何收集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集从软袋中掉落下来的水果,设计了一种水果归纳系统及水果采摘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果归纳系统,包括机架,还包括:仓体,所述仓体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仓体的底端设有单个垫球的出口;转轮,所述转轮旋转设置在所述仓体的内部,用于搅拌所述仓体内的垫球;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仓体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内腔在径向只能容纳一个垫球;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向下;电缸,所述电缸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电缸的伸缩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内,用于将掉落到所述第一管道内的垫球推到第二管道;载物盘,所述载物盘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载物盘内设有曲线状的轨道,所述轨道由入口端向出口端的高度逐渐降低以滚动水果和垫球,所述轨道的入口端设有与所述第二管道出口对应的进球口;弯管,所述弯管的出口与所述载物盘轨道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弯管的入口用于接收水果。
进一步的,所述载物盘的轨道的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的,还包括弧形垫片,所述弧形垫片设置在所述载物盘的轨道的拐弯处。
进一步的,还包括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连通所述第二管道和载物盘的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载物盘至少有两组。
进一步的,所述载物盘轨道的侧面设有数个开缝。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通的一端高于相对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通处设有备用腔。
一种水果采摘装置,包括上述水果归纳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完善了水果采摘装置,尽管占用空间大,但是,其实现了水果收集的自动化,改变了以往采摘一个,用手归纳一个的繁琐操作,大大降低了采摘的劳动量,设计巧妙,通用性强,而且适用于对多种不同水果的自动化摘取,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理工学院,未经湖北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853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