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掘进中隧道的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83210.9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5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苏全权;侯代英;汪镇;赵刚;常斌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洪余节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掘进 隧道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掘进中隧道的支护结构,包括支护结构主体,所述支护结构主体上端设有支撑板结构,所述支撑板结构下端固定安装支撑升降结构,所述支撑升降结构下端设有车体,所述车体下端固定安装下支撑结构,所述支撑板结构外侧设有外顶支板,所述外顶支板内侧设有内支撑板,所述支撑升降结构中部设有主升降液压杆,所述主升降液压杆两侧设有副升降液压杆,所述副升降液压杆一端固定安装连接杆,所述车体上端设有车板,所述车板下端固定安装车轮,所述下支撑结构上端设有液压支撑杆,所述液压支撑杆下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液压支撑杆设置于车板上,所述外顶支板上设有上支护,通过车轮与支撑板的结合,可以提高安装效率,增加设备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掘进中隧道的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隧道挖开后,为了有效的约束和控制围岩的变形,加强围岩的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运营过程稳定、耐久,减少通风阻力,均需要在施工时提供必要的支护结构。
暗挖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加设相应的支护结构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传统的支护结构包括设置于暗挖隧道内壁上的至少两层衬砌层及设置于相邻的两个衬砌层之间的防水板。利用衬砌层的支撑性能对暗挖隧道进行稳定的支撑以避免暗挖隧道发生变形或崩塌。传统的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需要移动作业,不断的向前挖,施工效率慢,同时不利于施工安全,增加施工困难性。
此施工设备的弊端在于:
S1、安装复杂,施工效率较差,不能快速拆装;
S2、灵活性差,不利于移动,工人效率差;
S3、强度较差,安全性低。
综上所述,传统掘进中隧道的支护结构,安装效率低、安全性不高、且不移动,从而影响隧道的施工进度。
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必要研发一种掘进中隧道的支护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安装效率、能够很好控制浇筑质量的一种掘进中隧道的支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掘进中隧道的支护结构,包括:
支护结构主体,所述支护结构主体上端设有支撑板结构,所述支撑板结构下端固定安装支撑升降结构,所述支撑升降结构下端设有车体,所述车体下端固定安装下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板结构外侧设有外顶支板,所述外顶支板内侧设有内支撑板;
所述支撑升降结构中部设有主升降液压杆,所述主升降液压杆两侧设有副升降液压杆,所述副升降液压杆一端固定安装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上端设有车板,所述车板下端固定安装车轮。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撑结构上端设有液压支撑杆,所述液压支撑杆下端设有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支撑杆设置于车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顶支板上设有上支护;
所述上支护一端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上端设有增强管,所述增强管上端设有第二凸块,所述增强管上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板上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贯穿内支撑板与外顶支板并且抵至隧道;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凸齿、插入锥、加强筋、垫片、锚头和拉持柱,所述拉持柱下端固定安装锚头上,所述安装锚头下端活动连接垫片,所述垫片下端活动连接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下端固定安装插入锥,所述插入锥上固定安装凸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83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缠绕机
- 下一篇:一种水利施工管道外表面除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