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房内火灾消防的气体灭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80378.4 | 申请日: | 2020-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6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肖勇兵;李华;郭亚平;曹淑艳;韩硕;郑健;郑琛瑶;王洋;张骁骏;谢镇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 |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31/00;A62C31/02;A62C31/28;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 地址: | 52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房 火灾 消防 气体 灭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机房内火灾消防的气体灭火装置,包括箱体和链条,所述箱体的顶端外壁设置有顶盖,且顶盖的左侧中部焊接有把手,所述箱体的内壁底端安装有气体灭火组件,且箱体的内壁左侧安装有净化机构。该用于机房内火灾消防的气体灭火装置通过支撑框架的设置,可以对风扇进行支撑和限定,由于支撑框架的外壁呈网状结构设计,进而可以避免外界灰尘杂物进入风扇内部,当空气通过风扇转动吸入输送室内部时,通过传输管道内部吸附块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来保证箱体内部的干净度,同时通过该净化机构的设置,使得箱体内部的空气与外界空气得以流通起来,避免内部温度过高而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机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机房内火灾消防的气体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里,计算机机房这概念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机房内部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当线路发生烧毁时无法及时将火源灭掉,使得火势越来越大而造成人员和经济上的损失。
现有的气体灭火设备多为立式,且不便于移动搬运,使得火灾来临时无法轻易对设备进行使用,导致火势渐渐变大影响灭火速度,同时由于火源处温度较高使得灭火设备的内部容易发热,产生着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机房内火灾消防的气体灭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房内火灾消防的气体灭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气体灭火设备多为立式,且不便于移动搬运,使得火灾来临时无法轻易对设备进行使用,导致火势渐渐变大影响灭火速度,同时由于火源处温度较高使得灭火设备的内部容易发热,产生着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房内火灾消防的气体灭火装置,包括箱体和链条,所述箱体的顶端外壁设置有顶盖,且顶盖的左侧中部焊接有把手,所述箱体的内壁底端安装有气体灭火组件,且箱体的内壁左侧安装有净化机构,所述气体灭火组件的底端外壁左侧衔接有推板,且推板的左侧外壁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包裹有衔接长条,所述箱体的右侧外壁粘接有合页,且合页的右侧外壁衔接有柜体门板,所述链条固定于柜体门板的前端外壁底部,所述箱体的底端右侧设置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支撑框架、风扇、输送室、传输管道、吸附块和吸水树脂层,且支撑框架的内壁中部安装有风扇,所述输送室安装于支撑框架框架的右侧,且输送室的内壁设置有传输管道,所述传输管道的内壁粘接有吸附块,且输送室内壁底端吸水树脂层安置有吸水树脂层。
优选的,所述吸水树脂层关于输送室的内壁横向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风扇和传输管道之间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气体灭火组件包括主体瓶、容器阀、连接软管、喷头、主瓶瓶箍和紧固螺丝,且主体瓶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容器阀,所述主体瓶的顶端右侧开设有连接软管,且连接软管的端部开设有喷头,所述主瓶瓶箍包裹于主体瓶的外壁中部,且主瓶瓶箍的左侧穿设有紧固螺丝。
优选的,所述主体瓶的外壁直径与主瓶瓶箍的内壁直径相吻合,且主体瓶通过紧固螺丝与主瓶瓶箍构成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软管设置有两个,且连接软管关于主体瓶的顶端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用于机房内火灾消防的气体灭火装置通过支撑框架的设置,可以对风扇进行支撑和限定,由于支撑框架的外壁呈网状结构设计,进而可以避免外界灰尘杂物进入风扇内部,当空气通过风扇转动吸入输送室内部时,通过传输管道内部吸附块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来保证箱体内部的干净度,同时通过该净化机构的设置,使得箱体内部的空气与外界空气得以流通起来,避免内部温度过高而产生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803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渔网包装用退卷装置
- 下一篇:水下高频换能器效能提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