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润滑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79694.X | 申请日: | 2020-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7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锐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3;F16H57/0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陆帅;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齿轮 变速器 润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润滑系统,包括变速器本体的壳体,壳体内部设有连通储油器的润滑通路,润滑通路分别通往变速器本体的太阳轮周边待润滑元件、行星轮轴周边待润滑元件、输入轴与输出轴在壳体内部外端周边的待润滑元件。利用新能源汽车变速器少挡位,行星排和换档机构少的特点,可以不用油泵也可以满足润滑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润滑系统,涉及行星齿轮变速器领域,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少挡位行星齿轮变速器润滑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汽车变速器领域,平行轴变速器内各齿轮和轴承呈轴向排列和径向并列分布,齿轮之间不会相互包裹,换挡机构与齿轮分室分布或同室分布,即使同室分布也不会包裹齿轮或轴承,所以平行轴变速器润滑油的飞溅可以满足润滑条件。在行星齿轮变速器领域,存在齿轮之间的包裹现象和换档机构对齿轮和轴承的包裹现象,以及相关构件对齿轮、轴承和摩擦片的阻挡,在包裹、阻挡和离心力的作用下飞溅的润滑油难以到达离轴心近的零件,系统的润滑依靠发动机带动油泵并通过中心轴向需要润滑的零件喷射润滑油。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由于车辆低速时电动机的转速很低,电动机带动油泵的流量难以满足润滑需要,设置专用电子油泵系统,成本高、体积大且增加能量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润滑系统,利用新能源汽车变速器少挡位,行星排和换档机构少的特点,可以不用油泵也可以满足润滑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润滑系统,包括变速器本体的壳体,壳体内部设有连通储油器的润滑通路,润滑通路分别通往变速器本体的太阳轮周边待润滑元件、行星轮轴周边待润滑元件、输入轴与输出轴在壳体内部外端周边的待润滑元件。
优选的,润滑通路经过输入轴内部油道。
优选的,输入轴内中部设有第一油道,第一油道左端或两端封闭,第一油道左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油孔,第一油孔一端与第一油道互通、另一端连通第二油腔,第二油腔连通第一油腔,第一油腔连通储油器,第一油孔右边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油孔,第二油孔一端与第一油道互通、另一端朝向太阳轮周边待润滑元件,第一油孔右边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三油孔,第三油孔一端与第一油道互通、另一端朝向行星架的油槽内,优选的是第一油道两端封闭时,第二、第三油孔通径总和不大于第一油孔,以确保每个油孔均有润滑油通过。
优选的,输入轴通过第一轴承与壳体滚动连接,第一轴承左边设置有油封,防止润滑油从左侧流出到壳体外,第一轴承右侧设置轴承盖,使油封与第一轴承的轴承盖之间形成轴向密封并与壳体和输入轴围成第二油腔;输入轴在壳体内的一端套设在输出轴在壳体内的一端中间,并通过第二轴承连接;输出轴通过第五轴承与壳体滚动连接,第五轴承右边设置有油封,防止润滑油从右侧流出到壳体外;输出轴上在与第三油孔同一垂直载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四油孔,润滑油从第三油孔经第四油孔甩到行星架的油槽内;变速器本体的行星排由太阳轮、行星架、齿圈组成;行星架由支架、行星轮、行星轮轴、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和第二挡油板组成;第二挡油板设在行星架右侧面,第二挡油板外侧周边与支架固定连接且密封,内侧周边向外展开,有利于收集润滑油,第二挡油板与支架围成油槽。
优选的,行星轮轴两端与支架固定连接,行星轮轴中间设有第二油道,第二油道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并与油槽互通,行星轮轴径向设置有第八油孔、第九油孔和第十油孔,第八油孔一端朝向左侧第四轴承,第九油孔一端朝向中间第三轴承,第十油孔一端朝向右侧第四轴承,这三个油孔另一端都与第二油道互通;第八、第九、第十油孔通径之和不大于第二油道通径,以确保每个油孔均有足够的润滑油通过,行星轮通过第三轴承与行星轮轴滚动连接,行星轮两端分别通过第四轴承与支架相对转动连接;输入轴、输出轴、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等相对转动件均通过第二轴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锐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锐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96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质垃圾自动螺旋分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的模塑聚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