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燃颗粒阻燃封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78824.8 | 申请日: | 2020-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1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石洪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林源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30/08 | 分类号: | B65D30/08;B65D33/00;B65D33/02;B65D33/04;B65D30/02;B32B9/00;B32B9/04;B32B7/12;B32B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延峰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燃 颗粒 阻燃 封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燃颗粒阻燃封装装置,包括内衬层、阻燃层、气囊层和观察板,所述的内衬层外部表面依次通过胶粘连接阻燃层和气囊层,所述的观察板依次穿过气囊层、阻燃层和内衬层、且观察板分别与气囊层、阻燃层和内衬层相接触的表面熔接,目的为了通过观察板可以看到内衬层装运的可燃颗粒,所述的观察板上部设置为标签层,标签层使用为了标识可燃颗粒型号等基本信息,实现在阻燃上具有阻燃层的碳类纳米复合材料、气囊层的惰性气体使用,增加了可燃颗粒阻燃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燃颗粒阻燃封装装置,属于可燃颗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可燃颗粒阻燃封装装置,实现成品的可燃颗粒封装密封的作用,利于在以后使用可燃颗粒,具有高效、安全使用目的,但现阶段的可燃颗粒阻燃封装袋使用上,存在承重力小,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引起爆裂、散出可燃颗粒阻燃,造成可燃颗粒阻燃浪费,阻燃效果不佳,使本身盛放可燃性的颗粒带来更大的着火隐患,需要使用阻燃效果好,承重力强的可燃颗粒阻燃封装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燃颗粒阻燃封装装置,实现在阻燃上具有阻燃层的碳类纳米复合材料、气囊层的惰性气体使用,增加了可燃颗粒阻燃保护,在承重力上,具有两个横向承重环形带与两个纵向承重环形带交接处相互熔接,起到了加强封装袋承重作用,解决了现阶段的承重力小、阻燃性低的技术弊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燃颗粒阻燃封装装置,包括内衬层、阻燃层、气囊层和观察板,所述的内衬层外部表面依次通过胶粘连接阻燃层和气囊层,所述的观察板依次穿过气囊层、阻燃层和内衬层、且观察板分别与气囊层、阻燃层和内衬层相接触的表面熔接,目的为了通过观察板可以看到内衬层装运的可燃颗粒,所述的观察板上部设置为标签层,标签层使用为了标识可燃颗粒型号等基本信息,所述的气囊层横向表面间隔平行设置有两个横向承重环形带,横向承重环形带横向绕接气囊层外部表面一周,起到在搬运过程中起到很好承重受力的作用,使可燃颗粒不会散出,且封装可以循环使用目的,所述的气囊层纵向表面间隔平行设置有两个纵向承重环形带,纵向承重环形带纵向绕接气囊层一周,起到了在运输中与横向承重环形带横向承重力配合,牢固搬运本装置结构封装袋,利于封装袋在横向和纵向的都具有牢固加强带使用,分散了内衬层、阻燃层和气囊层搬运承重力,所述的两个横向承重环形带与两个纵向承重环形带交接处相互熔接,所述的两个纵向承重环形带的顶端分别熔接支撑把手,所述的内衬层的进口端通过热力胶封口,内衬层的进口端设置在内衬层侧边表面上。
所述的内衬层外部表面依次与阻燃层和气囊层通过阻燃胶粘连,阻燃胶使用进一步加强了本装置阻燃功能。
所述的气囊层内填充气体为惰性气体,优选氮气,阻燃好价格低,所述的阻燃层材质为碳类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阻燃,且韧性好的优点,利于在搬运时具有承重作用。
所述的观察板材质为透明PVC材料,具有耐磨、透明度高优点。
所述的横向承重环形带和纵向承重环形带材质均为塑料碳纤维材料,塑料碳纤维材料具有耐磨承重力强的优点。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燃颗粒阻燃封装装置,实现在阻燃上具有阻燃层的碳类纳米复合材料、气囊层的惰性气体使用,增加了可燃颗粒阻燃保护,在承重力上,具有两个横向承重环形带与两个纵向承重环形带交接处相互熔接,起到了加强封装袋承重作用,解决了现阶段的承重力小、阻燃性低的技术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横向承重环形带和纵向承重环形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内衬层1、进口端11、阻燃层2、气囊层3、观察板4、标签层41、横向承重环形带42、纵向承重环形带43、支撑把手4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林源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林源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88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