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授时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78454.8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6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潘飞儒;钟海良;张刚勇;韩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泰德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42;H01Q15/14;H01Q21/00;H01Q23/00;G01V1/18 |
代理公司: | 广东朗乾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闫有幸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授时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化授时天线,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包括外罩、安装底座、安装底脚,所述外罩与所述安装底座密封连接、固定连接,所述外罩与所述安装底座围合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GNSS授时天线;所述安装底脚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的底端,所述安装底脚为细长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天线便于安装固定,能够较容易的固定在户外;并且能够很好的适应野外的恶劣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授时天线。
背景技术
地震仪是地震监测中最关键的仪器之一,主要负责对地震信息进行采集和记录。现如今,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地震仪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为了适应现代通信设备的需求,且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元器件集成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通信设备的体积也越来越小,地震仪的功能也越来越现代化和多样化。
对于地震仪,一般来说地震仪都需要用到GNSS,以此接收卫星信号,进行经纬度定位以及精密授时。而这种GNSS模块一般集成在仪器端(地震仪主体一侧);而GNSS接收信号一般都外接一根天线,这根天线能够放到室外增强接收GNSS信号的强度。这根天线并不能太长,受传输距离的限制以及信号衰减问题等方面。
传统的模拟天线中,射频信号是通过同轴电缆传输,这种模拟传输方式会使得射频信号容易衰减,造成传输距离方面的限制以及所接收的灵敏度也会有一定影响;并且射频信号在RG-58同轴电缆情况下,同轴电缆长度一般不超过30米。
另外传统的地震仪只有比较单一的传输模式,一般有线传输方式也是以RJ45网络传输方式为主,无线传输方式较少,即使有,也是需要外加无线转换模块,更少有将无线传输模块集成到天线里面。
此外,一些功能性拓展单元如果都集成在地震仪主体内部,非常的不便,尤其是针对直埋式地震仪,一旦功能拓展单元损坏,还需要将地震仪主体从地表取出,然后进行维修,使用起来非常不容易;另外如果对地震仪更进一步的多功能开发拓展,还需要改变地震仪主体内部结构。
再者,一般授时天线与地震仪主体分体设置时,需要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仅进行通讯连接,其与地震仪主体的距离不能太远;一般地震仪均是在野外的环境中进行测量,而野外环境复杂,地面不平整时候发生,而授时天线一般体积比较轻巧,就造成授时天线比较难固定,一旦遇到比较恶劣的天气比如大风,会造成授时天线不稳定的现象,一旦授时天线与地震仪主体断开连接,会造成地震仪主体无法进行授时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提供一种一体化授时天线,解决了授时天线不容易固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一体化授时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安装底座、安装底脚,所述外罩与所述安装底座密封连接、固定连接,所述外罩与所述安装底座围合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GNSS授时天线;所述安装底脚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的底端,所述安装底脚为细长状结构。
具体地,所述安装底脚为细长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安装底脚的底端为椎体。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内的顶端还设置有WIFI天线、4G天线;所述容纳腔内还设置有集成有GNSS通信单元、WIFI通信单元、4G通信单元的电路板;所述GNSS天线与所述GNSS通信单元连接,所述WIFI天线与所述WIFI通信单元连接、所述4G天线与4G通信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与各个所述天线之间还设置有反射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还集成有NB-IOT组网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化授时天线还具有两个对外通讯连接的接口;一个所述接口与受控设备连接,另一个接口与上位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一体化授时天线与所述受控设备的通讯连接采用RS485传输协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泰德企业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泰德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84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泵进水接头
- 下一篇:一种水质检测用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