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笛B尾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73807.5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0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董德昌;井上昭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德昌 |
主分类号: | G10D7/026 | 分类号: | G10D7/026;G10D9/00;G10D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北京市通州区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笛,特别是涉及一种长笛B尾管。本实用新型的长笛B尾管,包括尾管本体,尾管本体上开设有四个音孔,四个音孔上分别设有可启闭的第一键盖、第二键盖、第三键盖和第四键盖,尾管本体左端的顶面设有D#辅助键,D#辅助键的右侧相邻设置有B键辅助横杆、C键活动轮和C#辅助键,并且三者的右侧相邻设置设有B键辅助按板,B键辅助杆的右端与B键辅助按板的后端一体成型或固定,当B键辅助按板向下移动时,C键活动轮和C#辅助键均联动式向下移动,当C键活动轮向下移动时,C#辅助键联动式向下移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长笛B尾管,按键的联动效果好,操作简单实用,减少吹奏失误,并能够很好的实现B音‑C#音和B音‑D#音转换时的圆滑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笛,特别是涉及一种长笛B尾管。
背景技术
长笛是现代管弦乐和室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外型是一根开有数个音孔的圆柱型长管。一般的长笛由笛头、笛身和笛尾组成,演奏者吹奏长笛时,需要两只手的手指来按压笛身和笛尾的按键,其中通过右手小指按压笛尾上的按键,以控制D#(升来)、D(来)、C#(升哆)、C(哆)和B(西)等5个音。如图1中所示的B尾管上设置了D#辅助键6(即升来辅助键)、C#辅助键(即升哆辅助键)9、C键活动轮(即哆键辅助轮)8、B键活动轮(西键活动轮)18和B键辅助键(即西键辅助键,也就是GIZMO Key)19等5个按键。其中C键活动轮8、B键活动轮18采用滚轮设计,以方便滚动容易操作,但B尾管上设计两个活动轮(滚轮)常造成滚动不灵活,操作效果不理想。B键辅助键(GIZMO Key)19是单独设置的一个向上凸起的按键,其连接于B键活动轮18的另一端并设置在其他按键的右侧,按下B键辅助键(GIZMO Key)Key19,C键活动轮8和B键活动轮18与之向下联动,并且C#辅助键9同时与C键活动轮8向下联动,B尾管正面的三个音孔密合,但B键辅助键19的尺寸较小,操作不容易,二次联动的效果不好常会有失误发生,三个音孔密合的效果不好。
若长笛密合调整良好,联动调整无误,吹奏C音时,小指按在C键活动轮8上,同时C#辅助键9向下联动,两个音孔密合;当吹奏B音时,小指按在两个活动轮(B键活动轮18和C键活动轮8)上,此时小指施力要平均,按妥两个活动轮,同时C#辅助键9联动,让最后三个音孔完成密合,否则B音难以成音。若密合调整不够好,C与C#联动调整有误差时,吹奏C音时,小指则须按紧C#辅助键9与C键活动轮8;吹奏B音时,小指则需再加上按住B键活动轮18,此时小指要按在三个辅助键,吹奏时很难有把握,经常会有失误发生。
在音乐的表现上,乐曲常有圆滑奏,意即音阶须圆滑连续,不能有一个音、一个音的感觉,传统B尾管吹奏B音-C#音或B音-D#音时,小指运指须提起后再按下一个辅助键,无法用小指滑动达成,因此音阶无法有圆滑的效果。
另外,长笛是泛音乐器,高音有偏高的现象,尤其是最高音C,音偏高也较难成音,在传统B尾管上,小指需按在B键辅助键上,俗称GIZMO Key,虽有改善功能,但是仍有偏高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笛B尾管,按键的联动效果好,操作简单实用,减少吹奏失误,对吹奏者有极大的帮助,并能够很好的实现B音-C#音和B音-D#音转换时的圆滑奏,以及改善最高音C的成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德昌,未经董德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38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眉笔笔芯切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饲料混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