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床煤气油尘干式协同净化及间接冷却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70310.8 | 申请日: | 2020-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0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阳绍军;刘璐;莫国强;陈武;李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合肥煤气化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K1/02 | 分类号: | C10K1/02;C10K1/04;C10K1/00;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马小星 |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床 煤气 油尘干式 协同 净化 间接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床煤气油尘干式协同净化及间接冷却的装置,属于煤气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整体结构设置合理,煤气净化效果好,节能环保。具体的,采用油尘预脱除装置1、干式除尘器2及间接冷却器3,煤气中的粉尘及焦油可以被高效协同净化分离,煤气冷凝液中杂质含量低,因此可以解决传统煤气化直接冷却工艺存在的含油、含酚、含尘废水污染及难处理问题;而且采用油尘预脱除装置1及干式除尘器2,粉尘及焦油分离效率高,因此可以解决煤气中所含焦油对除尘系统的粘附堵塞问题;采用间接冷却器3及汽提蒸氨系统4,脱除氨氮后的冷凝水可作为循环水补水,水耗低,因此可以解决煤气冷凝水中氨氮难处理及水平衡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床煤气油尘干式协同净化及间接冷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工业化的煤气化技术主要有常压固定层间歇式无烟煤(或焦炭)气化技术、常压固定层无烟煤(或焦炭)富氧连续气化技术、鲁奇(Lurgi)固定层煤加压气化技术、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恩德沸腾层(温克勒)粉煤气化技术、GE德士古(Texaco)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壳牌(Shell)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GSP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纯氧连续气化技术等。上述煤气化技术均为固定床煤气化技术,按压力分类,包括常压固定床煤气化技术和加压固定床煤气化技术。
常压固定床煤气化技术是以空气、蒸汽、氧气为气化剂,在常压下将煤转化成煤气的过程。由于该技术成熟可靠、操作简单、投资少、建设期短,在国内冶金、建材、机械等行业广泛用于制取燃气;在中小型合成氨厂、甲醇厂用于制取合成气;在用气量较少的小型化工装置中用于制取CO和H2。这种煤气化技术的缺点是采用直接水洗降温除尘,冷却水通过蒸发塔蒸发,向环境无组织排放污染物,如焦油、酚、氨、VOCs等,具有较大的环保隐患。
鲁奇固定层煤加压气化技术是加压固定床煤气化技术的代表,在20世纪30年代已实现工业化,但该工艺会产生大量冷凝污水需处理。且由于采用直接冷却(水洗)工艺,产生的污水中同样含大量焦油、酚、氨等物质,需建焦油回收装置,且酚、氨回收和生化处理装置增加了投资和原材料消耗。
无论早期或当今的固定床煤气化技术都存在粉尘带出物量大、除尘不彻底、需设水直冷进行除尘及冷却的问题,不仅造成大量灰水循环,且传统直冷时,冷却水与煤气直接接触进行传热传质,使煤气降至常温。该方法虽然工艺简单,降温效果较佳,但直冷除尘效果一般,且气体中粉尘排入冷却水,即便另设水处理沉降设施进行处理,也无法完全除去,导致精除尘和水处理设施投资大,效率低,运行管理困难,成为制约煤气化企业生存发展的一道“堡垒”。因此,开发净化效果好、节能环保的煤气处理工艺,具有重要的环保、经济和社会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床煤气油尘干式协同净化及间接冷却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整体结构设置合理,煤气净化效果好,节能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床煤气油尘干式协同净化及间接冷却的装置,包括
油尘预脱除装置1,所述油尘预脱除装置1设置有粗煤气入口、一级循环水入口、含油粉尘出口、一级净化煤气出口和一级循环水出口;
干式除尘器2,所述干式除尘器2设置有一级净化煤气入口、吹扫气入口、粉尘出口和二级净化煤气出口,其中,所述一级净化煤气入口与所述一级净化煤气出口连通;
间接冷却器3,所述间接冷却器3设置有二级净化煤气入口、二级循环水入口、冷凝液出口、洁净煤气出口和二级循环水出口,其中,所述二级净化煤气入口与所述二级净化煤气出口连通;
汽提蒸氨系统4,所述汽提蒸氨系统4设置有冷凝液入口、蒸汽入口、脱氨水出口和氨水出口,其中,所述冷凝液入口与所述冷凝液出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合肥煤气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合肥煤气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03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隧道挖掘作业的超前支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空气干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