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生物电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70247.8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4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杰;崔丹;程浩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碧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3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微生物 电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微生物电解装置,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新型微生物电解装置包括:电解筒体、电解筒盖、电解支架、第一隔板、质子渗透膜、阳极组件、阴极组件以及搅动组件;所述搅动组件包括第二隔板、排气管、进气管、气泵以及气动喷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微生物电解装置能够将有机物降解形成的CO2收集并从下腔体的底部重新喷入,进而使下腔体底部沉积的有机物向上翻滚,提高阳极组件附近的有机物浓度,从而微生物获得足够的有机物养料,进而提高有机物的降解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微生物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人工和成的有机种类与数量与日俱增,进而导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废水产生。这些废水中有机物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被降解,如果直接排入环境中,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微生物电解法是一种生物与电化学结合的技术,能够对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通过在阳极表面附着的具有电化学活性的微生物的代谢,氧化降解水中的有机物,所产生的电子通过外电路传递至阴极,进而能够实现产氢。
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这些杂质裹夹很多有的有机物并向下沉积,随着微生物的代谢,阳极附近的有机物浓度逐渐降低,导致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速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新型微生物电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微生物电解装置,包括:电解筒体,盖于电解筒体顶部的电解筒盖、用于支撑电解筒体的电解支架、设于电解筒里的第一隔板、设于第一隔板上质子渗透膜、设于电解筒体内的阳极组件以及阴极组件;所述电解筒盖为锥形结构,所述电解筒盖的顶部设有电解气管;所述第一隔板将电解筒体隔离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内注有净水,所述下腔体中注有废水;所述阳极组件设于下腔体中,所述阳极组件上覆有具有电化学活性的微生物;所述阴极组件设于上腔体中;所述阳极组件和阴极组件通过外接电路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微生物电解装置还包括搅动组件,所述搅动组件包括与电解筒体侧面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隔板、与电解筒体侧壁固定连接的排气管和进气管、与排气管以及进气管连接的气泵以及若干设于第二隔板上的气动喷嘴;所述第二隔板位于第一隔板下方,所述第二隔板与电解筒体内壁包围形成搅动气腔;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下腔体靠近顶部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泵的进气端连接;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气泵的出气端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搅动气腔连通;所述气动喷嘴与搅动气腔连通;阳极组件上的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形成CO2,气泵运行通过排气管将CO2引出,然后再通过进气管将CO2引导至搅动气腔,搅动气腔中的CO2通过气动喷嘴喷出,将下腔体底部沉积的杂质向上翻滚,阳极组件附近的有机物浓度,使微生物获得足够的有机物养料,从而提高有机物的降解速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包括上隔板、中隔板以及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均为环形结构,所述中隔板为筒形结构,所述上隔板的侧面与电解筒体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隔板与中隔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下隔板与中隔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下隔板的外径小于上隔板的外径,所述中隔板的外径小于上隔板的外径;所述质子渗透膜固定于下隔板的顶面;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CO2,通过此设置将生产的CO2向靠近电解筒体侧面内壁的方向引导,从而便于CO2排出;同时还能避免CO2在下腔体顶部聚集将废水与质子交换膜隔离,使有机物降解形成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上腔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碧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碧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02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校核沥青罐接口连接的工装胎具
- 下一篇:一种快速以太转发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