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67051.3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9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谕;刘冠彣;郭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5/04;G02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刘兴鹏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显示装置 | ||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光源、光学膜片以及第一棱镜片与第二棱镜片,其中,
所述导光板具有入光面以及连接所述入光面的出光面;
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的一侧;
所述光学膜片重叠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出光面,所述光学膜片包括基板以及多个光学微结构,其中,
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出光面;
所述多个光学微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多个光学微结构各自具有较远离所述入光面的迎光面,所述迎光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一角度;
所述第一棱镜片与所述第二棱镜片重叠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且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棱镜片位于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第二棱镜片之间,所述第一棱镜片与所述第二棱镜片各自具有多个棱镜结构,且所述第一棱镜片的所述多个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棱镜片的所述多个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小于40度且大于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微结构各自还具有连接所述迎光面且较靠近所述入光面的背光面,所述背光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二角度,且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微结构各自还具有连接所述迎光面且较靠近所述入光面的背光面,所述背光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二角度,且所述第二角度等于所述第一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小于40度且大于9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小于9度且大于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片的所述多个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棱镜片的所述多个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之间的夹角,且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多个光学微结构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棱镜片的所述多个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片的所述多个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一棱镜片的所述多个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之间的夹角,且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多个光学微结构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棱镜片的所述多个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用于在垂直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出光面的方向上自所述第二棱镜片远离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发出光束,其中,所述光束的光强度反比于所述第一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第二表面较靠近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的一部分设有扩散结构层,且所述扩散结构层不重叠于所述多个光学微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第一表面较靠近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的一部分设有扩散结构层,且所述扩散结构层不重叠于所述多个光学微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第二表面较靠近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的一部分设有遮光层,且所述遮光层不重叠于所述多个光学微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第一表面较靠近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的一部分设有遮光层,且所述遮光层不重叠于所述多个光学微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70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频远程传输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散热器主片加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