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66338.4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1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秦超;秦兴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永热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姜晓钰 |
地址: | 2131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领域,尤其是一种分离箱,包括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所述第一分离室的顶部设有进气口和第一转接口;所述第二分离室和第一分离室相互隔断,所述第二分离室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转接口连通的第二转接口,所述第二分离室的顶部还设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的分离箱解决了的现有技术中净化塔对安装空间要求高,净化效果不理想,不必要的结构件繁多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净化领域,尤其是一种分离箱。
背景技术
分离箱作为烟气净化系统中一个环节,主要作用是对烟气进行沉降以除去烟气中的部分杂质,从而为烟气进入后续的静电除尘器作准备。
而在现有技术中多是为煤炭、化工、电力企业设计的净化塔,净化塔的塔状结构设计使得其对安装空间有一定要求,同时,现有的净化塔都是一个腔室的设计,净化效果不理想,再者,现有技术的净化塔内部功能繁多,普遍设置有脱硫脱硝的结构件,并不适用于焚烧炉这样的小型且简单的烟气产生装置。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分离箱,以服务于焚烧炉的烟气净化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净化塔对安装空间要求高,净化效果不理想,不必要的结构件繁多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箱,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分离箱,包括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所述第一分离室的顶部设有进气口和第一转接口;所述第二分离室和第一分离室相互隔断,所述第二分离室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转接口连通的第二转接口,所述第二分离室的顶部还设有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箱没有了塔状结构,内部结构简单,不含脱硫脱硝功能的结构件,可根据现场的容纳空间量身定做,适用性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净化塔对安装空间要求高,净化效果不理想,不必要的结构件繁多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分离箱设有相互隔断的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烟气从第一分离室的进气口进入,由于第二分离室和第一分离室是相互隔断的,且第一转接口是设置在第一分离室的顶部,所以烟气无法迅速进入第二分离室,而是缓滞在第一分离室内,在缓滞过程中烟气会进行沉降,经过沉降作用,浓度高的烟气会沉降至下部,浓度低、洁净度高的烟气会升至顶部,而后进入第一转接口,再通过第二转接口进入第二分离室,在第二分离室内再次进行沉降分离,以使流出第二分离室的烟气洁净度更高,从而提高了净化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离室的内顶部设有喷淋模组,烟气由所述进气口导入然后经喷淋区汇流至与所述第一转接口相对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离室的内顶部设有喷雾模组,烟气由所述第二转接口导入然后经喷雾区汇流至所述出气口相对的区域并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接口和第二转接口通过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的底部分别连通于沉淀池且分别由阀控制其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设置在地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离室内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位置处形成有多个斜向平行排布的扰流板,至少一部分气体经由所述扰流板汇流至所述出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扰流板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分离室的内侧壁,所述扰流板的第二端水平向下倾斜。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永热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永热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63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体直热式雾化热风炉
- 下一篇: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