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冬枣采摘的无损伤采摘夹手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62612.0 | 申请日: | 2020-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3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涛;李振伟;闫雪玲;王超;王子云;徐晓广;戴億;王成海;张佳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涛 |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佰智蔚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5 | 代理人: | 王砚雷 |
| 地址: | 256500 山东省滨州市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采摘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冬枣采摘的无损伤采摘夹手,主要涉及一种采摘装置。包括采摘管头和位于采摘管头上端的气动探爪;所述气动探爪为软橡胶材质护壳,且气动探爪内表面设置气囊;所述气囊通过管道与采摘操纵杆上的充气球囊连接;所述采摘管头内设置吹气高压管,吹气高压管通过管道与高压气泵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自动化的实现无损伤摘枣,不仅提高了摘枣效率,而且枣皮无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摘装置,具体是用于冬枣采摘的无损伤采摘夹手。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冬枣的原产地,冬枣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7%左右。冬枣和其他枣树不同,冬枣是密密麻麻的成串结果,而且枣皮较薄,不适用于采用“打枣”的方式进行收获。而且收获时应当避免与打枣硬器接触以免损伤枣皮。损伤枣皮的冬枣很容易腐烂变质,腐烂变质的冬枣又会引起箱内其他冬枣的腐烂。所以说对于冬枣的采摘收获要格外的小心。由于冬枣枣树较矮目前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摘枣,但是对于顶层的枣串还是得采用梯子,对于采摘效率来说还是很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冬枣采摘的无损伤采摘夹手,它能够自动化的实现无损伤摘枣,不仅提高了摘枣效率,而且枣皮无损伤。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冬枣采摘的无损伤采摘夹手,包括采摘管头和位于采摘管头上端的气动探爪;所述气动探爪为软橡胶材质护壳,且气动探爪内表面设置气囊;所述气囊通过管道与采摘操纵杆上的充气球囊连接;所述采摘管头内设置吹气高压管,吹气高压管通过管道与高压气泵连通。
所述采摘管头下端与可伸缩运枣管外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采摘管头与气动探爪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所述吹气高压管位于采摘管头内侧的吹气口吹气方向朝向远离气动探爪的一侧。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装置采用高压吸气式吹枣和气囊辅助抓枣的双重摘枣方式,摘枣过程中只有充气膨胀的气囊与冬枣的枣体接触,避免了采摘装置与冬枣的硬接触,保护枣果皮完整,不会损伤冬枣,实现无损伤摘枣,提高了摘枣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采摘管头;2、气动探爪;3、气囊;4、采摘操纵杆;5、充气球囊;6、吹气高压管;7、可伸缩运枣管;8、吹气口;9、分拣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用于冬枣采摘的无损伤采摘夹手,主体结构包括采摘管头1和位于采摘管头1上端的气动探爪2;所述气动探爪2为软橡胶材质护壳,且气动探爪2内表面设置气囊3;所述气囊3通过管道与采摘操纵杆4上的充气球囊5连接;所述采摘管头1内设置吹气高压管6,吹气高压管6通过管道与高压气泵连通。所述采摘管头1下端与可伸缩运枣管7外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采摘管头1与气动探爪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所述吹气高压管6位于采摘管头1内侧的吹气口8吹气方向朝向远离气动探爪2的一侧。
使用方法详解:
高压气泵向吹气高压管6内吹气,吹气高压管6内管口吹气方向朝向可伸缩运枣管7,从而使采摘管头1与外界形成负压,此负压能够将枣串吸入到采摘管头1内,负压的作用能够更方便的将枣串伸入到采摘管头1内。枣串伸入到采摘管头1内后气囊3充气涨紧,外侧软橡胶材质护壳不动,内侧气囊3间围成的孔径变小(如说明书附图图3所示,气囊3充气涨紧前后的直径分别为D和d,D>d),从而使气动探爪2末端的采集孔锁紧,起到气动夹紧的目的。而且吹气高压管6吹出的高压气也能够起到枣串上的冬枣吹落的目的,对于未能吹落的冬枣,我们通过将采摘管头1下拉,就能将冬枣从枣串上取下,而且此过程中只有充气膨胀的气囊3与冬枣的枣体接触,不会损伤冬枣。枣串上取下的冬枣沿着可伸缩运枣管7运至后续的分拣装置9处。目前市场上的采集果实机器都是使用的机械采摘,容易伤果,而我们的气囊3会先固定果实再采摘,减少因为硬物接触对果实的伤害。本装置采用高压吸气式吹枣和气囊3辅助抓枣的双重摘枣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采摘装置与冬枣的硬接触,保护枣果皮完整,摘枣更彻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涛,未经李永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2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