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撬装组合式气田产出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61912.7 | 申请日: | 2020-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0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瑾;曾向文;魏丽萍;刘宝;樊小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儋州雅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71700 海南省儋州市***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气田 产出 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撬装组合式气田产出水处理装置,包括集污池、一次提升泵、管道加热器、油水分离器、混凝沉降池、加药装置、二次提升泵、电吸附器、三次提升泵、细处理器、精处理器,将提升、加热、气浮、混凝、沉降、电吸附、过滤、电消阳离子处理的处理装置组合在了一起;处理后的水用于回注或回用;处理出的油回收油系统;沉降析出的泥浆经泥浆泵打入泥浆收集池,再经加压泵打入浓缩固化机,从而完成气田产出水处理全过程;该工艺简单、可撬装、便于现场移动使用,且处理效果好,可广泛应用气田产出水的达标处理,也可用于油田措施废液和油水储罐冲洗水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撬装组合式气田产出水处理装置,也可用于油田措施废液和油水储罐冲洗水的处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气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气井产出水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采气过程中加入的醇类、脱硫药剂较多。虽然气田产出水量相对油田的少,由于水的乳化程度高,胶体颗粒小,特别是脱硫剂的加入使得气田水更难处理,人们通常选用油田产出水的处理工艺来进行处理,由于气田的水性与油田的水性不同,针对性不强,适应性差,其处理效果较差,处理后的水质达不到设计标准要求,为此被石油界列为水处理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使之气田产出水处理后的水质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先后选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油、泥、水分离装置,专利号: 201210499493.9》;《撬装多功能一体化油田水处理装置,专利号: 201310338278.5》;《一种油、泥、水分理装置,专利号:201410580901.2》《油田钻井及措施井作业废液不落地处理装置,专利号:201510174518.1》进行五年多的试验,均见到不同的处理效果,其试验处理效果越来越好,均因都不是针对气田水处理研发的产品,尚不能满足气田产出水的处理处理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撬装组合式气田产出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撬装组合式气田产出水处理装置,包括集污池、一次提升泵、管道加热器、油水分离器、混凝沉降池、二次提升泵、电吸附器、三次提升泵、细处理器、精处理器;一次提升泵的进液管口与集污池出液管口连接,一次提升泵出液管口与管道加热器的进液管口连接;管道加热器的出液管口与油水分离器的进液管口连接,油水分离器的出液管口与混凝沉降池的进液管口连接;混凝沉降池的出水管口与二次提升泵进水管口连接;二次提升泵出水管口与电吸附器的进水管口连接;电吸附器的出水管口与三次提升泵的进水管口连接;三次提升泵的出水管口与细处理器的进水管口连接,细处理器的出水管口与精处理器的进水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步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加药装置,加药装置出水口与计量泵进水口连接,计量泵出水口与加药管汇连接,加药管汇连通至混凝沉降池、泥浆收集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步一步的方案:还包括空压机,空压机的出气口与储气罐的进气口连接;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加气管汇分别与油水分离器上设有的加气管口A、细处理器上设有的加气管口B、精处理器上设有的加气管口C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步一步的方案:油水分离器为立式圆形罐,罐体上设有一个进口三个出口;罐体的罐底中心设有出液管口A,出液管口A与混凝沉降池的进液管口连接;罐体底侧设有排泥管口A,排泥管口A通过排泥管汇A与泥浆收集池的进泥管口连接;罐体侧面中上设有进液管口A,进液管口A与管道加热器的出液管口连接,连通管上设有加气管口A;罐顶中心设有收油管口A,收油管口A通过收油管汇与收油池或罐的进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步一步的方案:混凝沉降池为立式圆形池,池体上设有一个进口两个出口;池体的池底中心设有排泥管口B,排泥管口B与泥浆泵的进液口连接;池体的池底侧设有出水管口A,出水管口A与二次提升泵进水管口连接;出水管口A上的筒体侧面切线装有进液管口B,进液管口B与油水分离器的出液管口A连接;混凝沉降池池顶中心装有搅拌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儋州雅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儋州雅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19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电能耗标识贴高效精密贴敷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豆脂肪酸提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