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穿管道的公路隧道基坑的隔离支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59563.5 | 申请日: | 202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2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阳;汪亦显;朱令;赵勇;李勇海;徐泽;岑峰;王冰;赵鹏程;胡漳敏;徐刚;李方明;刘飞飞;鲍艳玲;梁万银;林杭;朱亚林;李娴;赵延林;宋军军;丁敬华;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苏州市相城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E02D29/045;E03F3/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徐伟 |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公路 隧道 基坑 隔离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中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下穿管道的公路隧道基坑的隔离支护结构,所述管道对应的基坑区域为中断区,隔离支护结构包括一对地下连续墙,且一对地下连续墙分别在中断区断开;中断区的基坑内对应着每根管道均设有混凝土支撑,且混凝土支撑平行于管道布置;一对地下连续墙之间布设有一对分隔墙,将基坑分为隔离作业区和外部作业区,中断区的基坑侧壁布设有MJS重力式挡墙,沿着隔离作业区对应的一对连续墙外侧壁均布设有灌注桩墙;隔离作业区的基坑底部水平布设有MJS坑底加固墙;外部作业区的基坑底部设有旋喷坑底加固墙。本实用新型解决下穿管道、上穿地铁隧道的公路隧道基坑的隔离支护问题,保障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中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下穿管道的公路隧道基坑的隔离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空间资源越来越紧张,为了应对人口密集度迅速造成的交通拥挤现象,完善城市功能建设,越来越多的交通干道转移到地下,由于交通干道往往位于建筑物密集的市区,道路基坑开挖时不可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鉴于目前城市管道设置错综复杂,后建基坑不可避免的会穿越管道施工,给基坑结构支护和管道的保护带来诸多不便。
目前针对后建基坑穿越既有管道工程,大多采用管道迁改的措施。管道改迁既能规避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的选择问题,保证基坑安全,同时又能避免开挖卸荷对既有管道的影响,因此在该类工程中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于基坑横穿管道的情况,管道暴露基坑长度较长,采用迁改的措施势必会占用其他土地空间资源,延长工程施工周期,增加工程经济,不利于成本控制,而原有管道埋设地下土层中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对于重要的城市生活所需使用管道,迁改势必会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给居民生活造成不便。
尽管对于基坑穿越管道原位保护的工程案例和支护技术已经存在,但是仍停留在对管道原位保护上,却忽略了基坑支护的自身安全。
鉴于基坑与周围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共同体,基坑与既有管道的是不可分隔的整体,因此设计一种基坑与管道协调控制的支护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公路隧道基坑下穿既有管道的隔离保护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满足基坑支护要求,而且起到保护既有管道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为:
下穿管道的公路隧道基坑的隔离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基坑1为公路隧道施工基坑,基坑1下穿既有管道2,且公路隧道5的顶板和管道2的间距≥0.5m,所述管道2对应的基坑1区域为中断区7,基坑1的下方土体内横穿有地铁隧道6,
所述隔离支护结构包括沿基坑1两侧壁布设有一对地下连续墙3,且一对地下连续墙3分别在中断区7断开;中断区7的基坑1内对应着每根管道2均设有混凝土支撑11,且混凝土支撑11平行于管道2布置;
所述一对地下连续墙3之间布设有一对分隔墙4,一对分隔墙4竖直且间隔布设于基坑1内,将基坑1分为隔离作业区9和外部作业区10,一对分隔墙4之间对应的基坑1区域为隔离作业区9,且所述中断区7位于隔离作业区9的中部;
所述中断区7的基坑1侧壁布设有MJS重力式挡墙14,沿着隔离作业区9对应的一对连续墙外侧壁均布设有灌注桩墙13;
所述隔离作业区9的基坑1底部水平布设有MJS坑底加固墙12,MJS坑底加固墙12的厚度≥5m;所述外部作业区10的基坑1底部对应一对分隔墙4均水平布设有旋喷坑底加固墙17,旋喷坑底加固墙17的厚度≥4m。
进一步,所述一对地下连续墙3的断开处均设有折墙8,折墙8和连续墙的端部对应垂直连接,且折墙8的横向延伸长度为1.0~1.5m;所述灌注桩墙13的深度大于MJS重力式挡墙14的深度,且灌注桩墙13的桩体之间通过咬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苏州市相城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未经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苏州市相城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95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检机安全防护结构
- 下一篇:用于地下基坑内有压管道的原位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