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大棚增温补光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58577.5 | 申请日: | 202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4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路广;关洪林;罗金耀;吴瑕;杨小伟;刘明杰;陈绪勋;董苇;张建涛;潘少斌;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武大云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杨宏伟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太阳能 大棚 增温 自动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大棚增温补光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蓄电池、增温补光器、AD/DA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和控制器,增温补光器悬挂安装于大棚内顶部,所述温度传感器悬挂安装于大棚内的支架上,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充电控制模块与蓄电池相连,所述蓄电池通过控制开关和逆变器后连接增温补光器,所述增温补光器还通过继电器连接市电,所述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大棚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即通过控制开关启动增温补光器,当蓄电池电量不足时,所述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控制市电连上给增温补光器继续供电。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控制太阳能和市电对增温补光器功能,达到节能和稳定的双重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领域,涉及一种大棚种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大棚增温补光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大棚作物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在20℃以上,温度低于17-18℃作物就会出现生长发育缓慢,称为亚低温或亚适温,温度低于15℃作物出现新陈代谢失调的现象,称为低温,温度低于10℃或更低,则会发生冻害。随着低温亚低温的发生,大棚光照强度降低,一般在60-80μmol/(m2·s)。这时就需要采取人为干预方式进行増温补光。
现有技术中增温补光效果是好,但同时带来能耗高,不经济等缺陷,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有现有技术中将太阳能用于增温补光能源,但是太阳能不稳定,单独使用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急需一种装置能够将太阳能和市电综合利用,使得太阳能不足时能够自动切换,而无需人工干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大棚增温补光自动控制装置,将太阳能和市电相结合,以太阳能为主,以市电为补充,既降低了能耗成本,又保证了增温补光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大棚增温补光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蓄电池、增温补光器、AD/DA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大棚外部两侧,所述增温补光器悬挂安装于大棚内顶部,所述温度传感器悬挂安装于大棚内的支架上,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充电控制模块与蓄电池相连,所述蓄电池通过控制开关和逆变器后连接增温补光器,所述增温补光器还通过继电器连接市电,所述控制开关和继电器通过控制器控制通断,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数据线传输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大棚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即通过控制开关启动增温补光器,当蓄电池电量不足时,所述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控制市电连上给增温补光器继续供电。
作为改进,所述大棚内还设有光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递给控制器,当控制器通过光传感器监测到大棚内光线不足时,启动增温补光器。
作为改进,所述增温补光器包括灯罩和增温补光灯,多个增温补光灯通过灯罩悬挂在固定梁上,所述固定梁固定在大棚的支架上,所述灯罩为弧形灯罩,其内设有反光层,所述增温补光灯安装在灯罩内。
作为改进,所述充电控制模块采用TL494驱动电路,充电控制模块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对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电压电流检测及充放电控制。
作为改进,充电控制模块采用PWM原理,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与蓄电池之间串联一个MOSFET开关管,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脉宽,实现对充电电压或充电电流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太阳能和市电相结合,通过控制电路和单片机控制,使得正常以太阳能供电为主,当太阳能不足时,切换市电,保证稳定性,既降低了能耗成本,又保证了增温补光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自动监测大棚内作物环境变化,自动启动增温补光器,为作为增温补光,提高作物生长速度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大棚增温补光自动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武大云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武大云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85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农副产品粉碎的加工机具
- 下一篇:一种碳酸丙烯酯真空优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