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多烘斗茶叶烘焙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58365.7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8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梁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资溪县韵茗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36117 | 代理人: | 刘守正 |
地址: | 33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多烘斗 茶叶 烘焙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恒温多烘斗茶叶烘焙机,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方的筒体,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筒盖,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加炭腔、通风腔以及烘焙腔,烘焙腔相应设置有若干烘斗,所述加炭腔内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筒体上设置开启门,开启门的位置与加炭腔相对应。本实用新型能够对不同批次的茶叶同时进行烘焙,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恒温多烘斗茶叶烘焙机。
背景技术
烘焙技术是传统制茶工艺的一道重要工序,它不仅控制成品茶含水量,以便于贮藏,还由于茶叶受热后,会使茶叶的内含物质发生变化,增强茶叶特有的芳香。目前的烘焙方法主要有木炭焙笼烘焙(炭焙)和电烘箱烘焙(机焙)两种。
木炭焙笼烘焙(炭焙):木炭焙笼烘焙是我国茶叶生产中具有一定历史经验的加工方法,其操作过程繁复,包括炭焙起火、燃烧、覆灰、温度控制等,不仅耗时费力,又需要专业性和经验,是不容易控制的茶叶烘焙方式;同时,现有木炭烧烤,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该气体易进入茶叶内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茶叶品质。
电烘箱烘焙(机焙)利用电烘箱烘焙茶叶,电烘箱内的热量通过流动空气的传导对茶叶进行加热烘焙,其传热方式属于空气流动传导加热。电烘箱操作容易,烘焙的茶叶量也比较多,省时省工,机焙成本较低,并适合于大生产应用。
但众所周知,电烘箱焙出的茶的品质远远无法与炭焙茶相比,炭焙茶汤色清澈明亮,滋味浓醇,回甘力强,香气持久,不苦涩,喉韵明显,特别的是其更加耐泡。电烘箱焙出来的茶冲泡时香,喝则淡而无味,品质远远不如炭焙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多烘斗茶叶烘焙机,包括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方的筒体,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筒盖,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加炭腔、通风腔以及烘焙腔,烘焙腔相应设置有若干烘斗,所述加炭腔内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筒体上设置开启门,开启门的位置与加炭腔相对应,所述通风腔位于所述加炭腔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筒盖上设置有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烘焙腔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加炭腔连通的导热孔。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壁部设置有保温腔。
优选地,所述通风腔内设置有通风管,通风管上设有若干通风口。
优选地,所述烘斗上设置有斗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烘斗,可以进行不同批次的茶叶进行烘焙,避免弄混;同时设置加炭腔,可以结合电加热和炭热后对茶叶的烘焙,茶叶烘干后更香醇,通过设置通风管可以对炭提供足够的空气,避免炭烟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烘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资溪县韵茗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资溪县韵茗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83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线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口罩机口罩片夹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