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氯乙烯绝缘无卤低烟阻燃耐火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57570.1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9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赖贵洲;何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3/44 | 分类号: | H01B3/44;H01B7/02;H01B7/17;H01B7/18;H01B7/295;H01B7/29;H01B7/22;H01B7/42;H01B7/04;H01B7/28;H01B7/285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杨光 |
地址: | 238331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氯乙烯 绝缘 无卤低烟 阻燃 耐火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绝缘无卤低烟阻燃耐火电缆,包括缆芯和依次包覆在缆芯外的第一耐火绕包层、内护套层、耐火阻燃层、外护套层和隔热耐火层;缆芯与第一耐火绕包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耐火填充层,缆芯包括三根相互绞合的线芯;线芯包括导芯和依次包覆在导芯外的第二耐火绕包层、聚氯乙烯绝缘层、第三耐火绕包层、钢丝编织屏蔽层、第四耐火绕包层和矿物质隔氧层,导芯与第二耐火绕包层之间设置有第二耐火填充层;导芯由不少于两根的铜导体绞合而成,铜导体外包覆有防火胶;耐火阻燃层从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耐火层、阻燃层和第二耐火层。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电缆阻燃耐火性能差等问题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电缆的阻燃耐火性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氯乙烯绝缘无卤低烟阻燃耐火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电缆的种类有很多,包括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铝合金电缆等多种电缆。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无论是在工厂还是建筑中,电气线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在火灾起因中,由于电气线路引起的火灾占50%以上。而电缆既是线路中的主体,又是难以防护的环节。因而电缆需要具有优异的阻燃耐火性能。
然而,现有的电缆在阻燃耐火性能方面依然存在缺陷和不足,当电缆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环境或者长时间处于明火的环境中,仍然屡屡出现燃烧损毁的情况,进一步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的巨大的威胁,安全系数低。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绝缘无卤低烟阻燃耐火电缆,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电缆的阻燃耐火性能、安全系数高等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聚氯乙烯绝缘无卤低烟阻燃耐火电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的阻燃耐火性能依然存在缺陷和不足,安全系数低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电缆的阻燃耐火性能、安全系数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绝缘无卤低烟阻燃耐火电缆,包括缆芯和依次包覆在缆芯外的第一耐火绕包层、内护套层、耐火阻燃层、外护套层和隔热耐火层,内护套层与外护套层均采用陶瓷化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制成;缆芯与第一耐火绕包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耐火填充层,缆芯包括三根相互绞合的线芯;线芯包括导芯和依次包覆在导芯外的第二耐火绕包层、聚氯乙烯绝缘层、第三耐火绕包层、钢丝编织屏蔽层、第四耐火绕包层和矿物质隔氧层,导芯与第二耐火绕包层之间设置有第二耐火填充层;导芯由不少于两根的铜导体绞合而成,铜导体外包覆有防火胶;耐火阻燃层从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耐火层、阻燃层和第二耐火层。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电缆的阻燃耐火性能,第一耐火绕包层、第二耐火绕包层、第三耐火绕包层与第四耐火绕包层的材料为耐火云母带或者玻璃纤维带。耐火云母带和玻璃纤维带均具有优异的耐高温和耐燃烧性能。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电缆的阻燃耐火性能,第一耐火填充层与第二耐火填充层的材料均为玻璃纤维绳。玻璃纤维绳的耐火阻燃性能优异。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电缆的阻燃耐火性能,第一耐火层的材料为陶瓷纤维棉。陶瓷纤维散棉是将高纯度的黏土熟料、氧化铝粉、硅石粉、铬英砂等原料在工业电炉中高温熔融,形成流体。然后采用压缩空气喷吹或用甩丝机甩丝成纤维状,经过集棉器集棉,形成陶瓷纤维棉。陶瓷纤维是一种高效绝热耐火材料,其还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氧化、导热率低、柔软性好、耐腐蚀、热容小及隔音等特点。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电缆的阻燃耐火性能,阻燃层的材料为阻燃剂。阻燃剂是阻止燃烧的功能性助剂,一般针对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设计,赋予易燃高分子材料耐燃的特性,阻燃剂是通过若干机理发挥其阻燃作用的,如吸热作用、覆盖作用、抑制链反应、不燃气体的窒息作用等,多数阻燃剂是通过若干机理共同作用达到阻燃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75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本安用控制电缆
- 下一篇:一种便捷安装于钢结构件上的变形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