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密封式耐高压油封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55868.9 | 申请日: | 202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9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林小卫;吴丽红;柯德慰;梁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广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00 | 分类号: | F16J1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程志军 |
| 地址: | 3237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密封 高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密封式耐高压油封,包括油封主体、插杆、加强套环以及密封圈,所述油封主体包括上环体和下环体,所述下环体固定连接在下环体的顶部,所述上环体的底部设有插杆,所述下环体的顶部开设插孔,所述插杆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在插孔的内部,所述油封主体的内部设有密封圈。该一种组合密封式耐高压油封,通过将油封主体设为上环体和下环体的结构,较好的解决了传统油封在应用时不方便维修的问题,由于上环体嵌合在下环体的顶部,使其形成了组合式的结构,这样当该油封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损坏的情况,只需要将上环体和下环体拆开即可进行维修,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在维修时的便捷性,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密封式耐高压油封。
背景技术
油封就是一般密封件的习惯称谓,简单地说就是润滑油的密封,它是用来封油脂,而油是传动系统中最常见的液体物质,也泛指一般的液体物质之意的机械元件,它将传动部件中需要润滑的部件与出力部件隔离,不至于让润滑油渗漏,静密封和动密封用密封件都叫油封。
现市面上的油封大多数在应用时其结构较为单一,在使用时功能性不强,一旦油封出现损坏时就只能进行整体的更换,非常不方便进行维修,同时多数的油封由于时一体式的结构,经过长期的使用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度下降的情况,如此密封性能也就会出现下降的情况,应用时较为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密封式耐高压油封,解决了现有市面上的油封大多数在应用时其结构较为单一,在使用时功能性不强,一旦油封出现损坏时就只能进行整体的更换,非常不方便进行维修,同时多数的油封由于时一体式的结构,经过长期的使用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度下降的情况,如此密封性能也就会出现下降的情况,应用时较为的麻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组合密封式耐高压油封,包括油封主体、插杆、加强套环以及密封圈,所述油封主体包括上环体和下环体,所述下环体固定连接在下环体的顶部,所述上环体的底部设有插杆,所述下环体的顶部开设插孔,所述插杆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在插孔的内部,所述油封主体的内部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插杆和插孔均呈平均分布形式,所述插孔分布在卡圈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上环体和下环体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上环体和下环体的外部通过套接的方式连接加强套环。
优选的,所述加强套环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加强套环设为环形状。
优选的,所述上环体和下环体的内侧均设有卡圈,所述卡圈的内部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密封圈。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密封式耐高压油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组合密封式耐高压油封,通过将油封主体设为上环体和下环体的结构,较好的解决了传统油封在应用时不方便维修的问题,由于上环体嵌合在下环体的顶部,使其形成了组合式的结构,这样当该油封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损坏的情况,只需要将上环体和下环体拆开即可进行维修,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在维修时的便捷性,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时非常的方便,实用性较强;
(2)、该组合密封式耐高压油封,通过在上环体和下环体的外部均套接加强套环,即可在该油封应用的过程中提高其耐高压的性能,当油封在使用时其内部受到压力时,外部的两个加强套环可以实现抗压的作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该油封的耐高压性能,且其内部的密封圈可以随时进行更换,所以不会出现强度下降导致密封性能下降的问题,功能性较强,使用时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广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广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58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