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手术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54685.5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6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超;李杨;陈合群;崔雨;朱泽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46/20 | 分类号: | A61B46/20;B01D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姜展志 |
地址: | 410008***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行经 皮肾镜 碎石 取石术 手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手术膜,包括贴膜,所述贴膜的一侧一体成型的设有上部敞口的集液漏斗,所述集液漏斗的底部一体成型的设有导水引流管,所述导水引流管远离所述集液漏斗的一端设有排液口,所述导水引流管内部或所述排液口处可拆卸的设有用于拦截过滤碎石的过滤构件。优点: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术后可快捷的拿出过滤构件及内部的碎石样本,无需手动排出液体,同时也减少碎石流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手术膜。
背景技术
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时,术中大量的冲洗液浸透手术巾,常规铺单后,在手术野粘贴脑外科专用贴膜把贴膜漏斗部分放在主刀侧,贴膜漏斗部尾端打结,并置入污水桶内。术后从漏斗部尾端将导水引流管内液体挤出,并留下结石标本,此种方式碎石术后需手动将导水引流管内液体排出,减低术者手术效率;同时排出液体期间可能将混在液体中的碎石一起排出,减少结石标本数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手术膜,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手术膜,包括贴膜,上述贴膜的一侧一体成型的设有上部敞口的集液漏斗,上述集液漏斗的底部一体成型的设有导水引流管,上述导水引流管远离上述集液漏斗的一端设有排液口,上述导水引流管内部或上述排液口处可拆卸的设有用于拦截过滤碎石的过滤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术后可快捷的拿出过滤构件及内部的碎石样本,无需手动排出液体,同时也减少碎石流失。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过滤构件为表面布满过滤孔的锥形的滤网网兜,该滤网网兜的开口端环设有带有内螺纹的圆环状的连接部,上述导水引流管的排液口处环设有与上述连接部相匹配的圆环状的套合部,上述套合部的外表面设有内螺纹,上述连接部旋合套设于上述套合部外。
进一步,上述过滤构件的表面滤孔的孔隙为0.1cm。
进一步,上述过滤构件为表面布满过滤孔的锥形的滤网网兜,该滤网网兜的开口端一体成型的环设有片状的贴合部,上述过滤构件伸入上述导水引流管连接上述集液漏斗的一端内部,其贴合部可拆卸的贴合于上述集液漏斗的底部内壁上。
进一步,上述过滤构件的表面滤孔的孔隙为0.1c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手术膜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手术膜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贴膜,2、集液漏斗,3、导水引流管,4、过滤构件,31、套合部,41、连接部,42、贴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应用于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手术膜包括贴膜1,上述贴膜1的一侧一体成型的设有上部敞口的集液漏斗2,上述集液漏斗2的底部一体成型的设有导水引流管3,上述导水引流管3远离上述集液漏斗2的一端设有排液口,上述导水引流管3内部或上述排液口处可拆卸的设有用于拦截过滤碎石的过滤构件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46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二次抽芯用扣机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对角度调节的公路用指示牌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