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晶圆测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54157.X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7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余诗李;王子豪;李俊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麦科(厦门)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544 | 分类号: | H01L23/544;H01L21/66;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圆测试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晶圆测试结构,包括晶圆以及形成于晶圆上的多个集群单元,集群单元包括多个IC和一测试控制单元,各个IC的测试端分别通过一开关电路与测试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接测试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测试控制单元设有输出端,用于与CP测试针卡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CP测试针卡数量及扎针次数,提高晶圆CP测试效率,降低晶圆CP测试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晶圆测试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晶圆测试结构。
背景技术
每颗IC(集成电路)在后工序之前都必须进行晶圆测试(Chip Probing,CP),以验证IC裸片(Die)的功能是否正常,并挑出不良的IC裸片。CP测试已成为工艺控制、成品良率管理、产品质量以及降低测试成本的一个关键步骤。
CP测试是采用测试仪器通过探针卡与晶圆上的压焊点(PAD)接触以传输电信号进行测试。现有的测试方法是晶圆上的每个IC都需要探针卡单独进行扎针测试,其存在的缺点是:随半导体工艺制程的进步,单片晶圆实现IC裸片数量越来越多(如RFID标签IC等,单片晶圆可以实现几万个IC裸片),则对其进行CP测试时,所需要的CP测试针卡数量及扎针次数越来越多,测试效率低,测试成本高,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圆测试结构,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晶圆测试结构,包括晶圆以及形成于晶圆上的多个集群单元,集群单元包括多个IC和一测试控制单元,各个IC的测试端分别通过一开关电路与测试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接测试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测试控制单元设有输出端,用于与CP测试针卡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晶圆上还形成有与多个集群单元连接的一电源线和一地线,电源线用于为各个集群单元提供电源。
进一步的,每个集群单元的多个IC平均分成N组,测试控制单元设有N个输入端,N个输入端与N组IC一一对应,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每组IC的IC数量为n个,测试控制单元设有n个控制输出端,每组IC所对应的n个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分别与n个控制输出端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测试控制单元由MCU处理器和ADC电路构成,MCU处理器与ADC电路连接,ADC电路的输入端与测试控制单元的N个输入端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ADC电路的数量为一个,ADC电路具有N个通道,N个通道的输入端分别与测试控制单元的N个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ADC电路的数量为N个,N个ADC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测试控制单元的N个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电路采用MOS管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IC为RFID芯片IC。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晶圆上设置集群单元,采用集群方式进行测试,可以大大减少CP测试针卡数量及扎针次数,提高晶圆CP测试效率,降低晶圆CP测试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晶圆测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集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集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麦科(厦门)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英麦科(厦门)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41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