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挖耳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53401.0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5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梁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宝晨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A61B17/24;A61B17/5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建平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挖耳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挖耳勺,包括有镊子,还包括有能挖取耳腔或鼻腔中的异物的挖取件,所述镊子与挖取件可拆卸连接,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的特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一端为挖取件,另一端为镊子,能在挖取后通过镊子将异物夹取或直接通过镊子将表皮的异物夹出,更加方便操作,不用频繁的切换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挖耳勺。
背景技术
目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挖耳勺一般由勺柄和勺体组成,握持勺柄通过勺体去挖取异物,这种挖取的方式往往会出现一个问题,在勺体从耳腔挖落异物后或勺体无法将黏附在表皮的异物刮落,导致勺体很难将异物取出,此时则需要另一个工具(镊子)将异物取出,而且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儿童或婴儿,表皮组织较为脆弱,不能承受挖耳器的捣鼓,因此在年龄较小的儿童或婴儿挖耳需要不断在挖耳器和镊子之间切换使用,很容易导致在工具切换中误触或误操作等安全隐患,且效率慢,不便于使用。
除了耳腔需要清洁外,鼻腔也需要经常清洁,鼻腔每时每刻在吸入空气过滤空气,鼻腔中残留很多灰尘等异物,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清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挖耳勺。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多功能挖耳勺,包括有镊子,还包括有能挖取耳腔或鼻腔中的异物的挖取件,所述镊子与挖取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挖取件能相对镊子进行长度伸缩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挖取件包括有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上连接有挖取部,所述镊子包括有握持部,在所述握持部的一端上连接有夹持部,所述连接部与握持部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螺牙,在所述夹持部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牙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便于手指按压的凹陷腔。
优选的,在所述凹陷腔内设有防滑纹理。
优选的,所述挖取部呈椭圆状且底面向下凹陷。
优选的,在所述握持部上还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远离夹持部的端头上。
优选的,在所述挖取部上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挖取部边缘处包裹有保护胶,所述保护胶与挖取部通过二次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的特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一端为挖取件,另一端为镊子,能在挖取后通过镊子将异物夹取或直接通过镊子将表皮的异物夹出,更加方便操作,不用频繁的切换工具。
本实用新型中的镊子与挖取件通过螺纹连接,能通过固定任意一个,扭动另外一个,即可调节两者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挖取部边缘处包裹有保护胶,与现有的金属制品相比,能避免出现划伤或硬性接触的压伤,起到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挖取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3,一种多功能挖耳勺,包括有镊子1,还包括有能挖取耳腔或鼻腔中的异物的挖取件2,所述镊子1与挖取件2可拆卸连接,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的特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一端为挖取件,另一端为镊子,能在挖取后通过镊子将异物夹取或直接通过镊子将表皮的异物夹出,更加方便操作,不用频繁的切换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宝晨婴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宝晨婴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3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妆品原料提纯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老化电子模块测试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