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灸用存取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52722.9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2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効迎春;効宴胜;何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B50/31;A61B50/36;A61L2/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712046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存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灸用存取针装置,包括主板结构、针具存储结构、针具消毒灭菌结构和智能选针结构,主板结构一侧设置有滑槽,针具存储结构一侧通过滑槽与主板结构滑动连接,针具消毒灭菌结构一侧通过螺钉与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智能选针结构一侧通过螺钉与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灸用存取针装置,利用穴位选择面板选择对应穴位,便于操作人员使用,利用感应灯感应本装置内针具的长短,方便不同针具的选择,通过对应针具显示灯显示所需的针具,使得本装置的操作难度更低,解决了现有的针灸用存取针装置不具备辅助功能,初学者无法快捷挑选出对应穴位所需长短针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灸用存取针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目前,现有的针灸用存取针装置,结构简单,取针具时,由于无法观察到装置内针具的长短,不能快捷简单的取用所需长短的针具,操作繁琐,存储针具时,还需按照一定顺序存放,才能方便下次使用;在每次使用完针具后,存在细菌污染的风险,需要集中将针具消毒灭菌:不具备辅助功能,初学者无法快捷挑选出对应穴位所需长短的针具。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针灸用存取针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灸用存取针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针灸用存取针装置,结构简单,取针具时,由于无法观察到装置内针具的长短,不能快捷简单的取用所需长短的针具,操作繁琐,存储针具时,还需按照一定顺序存放,才能方便下次使用;在每次使用完针具后,存在细菌污染的风险,需要集中将针具消毒灭菌:不具备辅助功能,初学者无法快捷挑选出对应穴位所需长短的针具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针灸用存取针装置,包括主板结构、针具存储结构、针具消毒灭菌结构和智能选针结构,所述主板结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针具存储结构一侧通过滑槽与主板结构滑动连接,所述针具消毒灭菌结构一侧通过螺钉与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智能选针结构一侧通过螺钉与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板结构一侧通过螺钉与控制器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器一侧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箱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针具存储结构还包括针具固定机构、滑轮和针具保护垫,所述针具固定机构一侧与滑轮转动连接,所述滑轮一侧通过滑槽与主板结构滑动连接,所述针具保护垫一侧通过螺钉与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针具消毒灭菌结构还包括消毒控制面板和紫外灯,所述消毒控制面板一侧通过螺钉与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消毒控制面板另一侧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紫外灯一侧通过螺钉与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紫外灯另一侧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箱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智能选针结构还包括穴位选择面板、针具长短感应机构和对应针具显示灯,所述穴位选择面板一侧通过螺钉与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穴位选择面板另一侧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针具长短感应机构一侧通过螺钉与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针具长短感应机构另一侧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对应针具显示灯通过螺钉与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对应针具显示灯另一侧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针具固定机构还包括针具固定夹、针具固定杆和手推按钮,所述针具固定杆一端通过螺钉与针具固定夹可拆卸连接,所述针具固定杆另一端通过螺钉与手推按钮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推按钮一侧与滑轮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中医药大学,未经陕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27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透气布料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精度摄像头生产的防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