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钻井井下液压泵用增压器及油箱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49740.1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4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和;李宬晓;李刚;赵友;董仕明;吕涛;吴俊;蒋杰;王卫东;戴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5/02 | 分类号: | F04B35/02;F04B39/12;F04B39/00;F15B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周萍;安宇宏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钻井 井下 液压泵 增压 油箱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钻井井下液压泵用增压器及油箱总成。所述增压器包括:第一接头、第一外管、第二接头和增压缸,第一、第二接头分别设置于第一外管的两端;增压缸设置于第一外管的内部,并包括第一法兰、增压缸筒、第二法兰、以及设置在增压缸筒内的活塞、弹性组件和密封组件。所述油箱总成包括:储油箱以及上述增压器,储油箱包括:第三接头、第二外管和第四接头和储油缸,第三、第四接头分别设置于第二外管的两端,且第三接头与第二接头连接;储油缸设置于第二外管的内部,并包括第三法兰、储油缸筒和第四法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包括:能够避免储油缸处于被高速吸油状态时出现负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钻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气体钻井井下液压泵用增压器及油箱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油气资源勘探难度越来越大,目标已转向低产、低压、低渗等难开采油气藏,其中包含大量水敏、盐敏、碱敏及碎屑岩地层,与钻井滤液作用后渗透率急剧降低,用常规钻井方法很难实现储层保护或发现新气藏。采用气体钻井技术更加有利于发现和保护油气层,但气体直接驱动执行机构做功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气体钻井井下液压泵用增压器及油箱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体钻井井下液压泵用增压器。所述增压器可包括:第一接头、第一外管、第二接头和增压缸,其中,第一、第二接头分别设置于第一外管的两端;增压缸设置于第一外管的内部,并包括第一法兰、增压缸筒、第二法兰、以及设置在增压缸筒内的活塞、弹性组件和密封组件,其中,第一、第二法兰分别位于增压缸筒的两端并能够将增压缸筒固定在第一外管内,第二法兰还能够封堵其所位于的增压缸筒的一端,第二法兰上还设置有朝外的端直通接头,以使液压油进入或流出增压缸筒;活塞位于第二法兰和弹性组件之间,并能够在所述进入增压缸筒内液压油或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在增压缸筒内滑动,弹性组件在活塞的作用下能够呈压缩的状态,密封组件设置在活塞和增压缸筒内壁之间以实现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气体钻井井下液压泵用增压器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增压缸筒与所述第一外管之间可形成第一导气腔,所述第一法兰设有开孔,以使增压缸筒、第一接头和第一导气腔内的空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法兰还设置有导气孔,以使第一导气腔和第二接头内的空间相互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气体钻井井下液压泵用增压器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可包括至少两个通过弹簧座相互连接的弹簧,所述至少两个弹簧沿增压缸筒筒体的轴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气体钻井井下液压泵用增压器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可包括斯特封和活塞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气体钻井井下液压泵用增压器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法兰与所述增压缸筒之间可通过O型密封圈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气体钻井井下液压泵用增压器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活塞与所述增压缸筒之间还可设置有导向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气体钻井井下液压泵用增压器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封堵。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体钻井井下液压泵用油箱总成。所述油箱总成可包括:储油箱、以及上述增压器,其中,储油箱可包括:第三接头、第二外管和第四接头和储油缸,其中,第三、第四接头分别设置于第二外管的两端,且第三接头与第二接头连接;储油缸设置于第二外管的内部,并包括第三法兰、储油缸筒和第四法兰,其中,第三、第四法兰分别位于储油缸筒的两端并能够将其固定在第二外管内,第三、第四法兰都能够封堵其所位于的储油缸筒的一端,第三法兰上设置有一个朝外端直通接头,该接头能够通管线与第二法兰上的端直通接头连接,第四法兰上也设置有一个朝外的端直通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9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平衡轴的摩托车曲轴
- 下一篇:一种油烟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