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备稳定缆芯结构的线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48999.4 | 申请日: | 2020-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7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周端希;何方;王德全;倪冬华;沈福良;冯森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兆龙互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17;H01B7/18;H01B1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徐金杰 |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稳定 结构 线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稳定缆芯结构的线缆。包括:第一芯线;第二芯线,与所述第一芯线平行设置;排流线,设置在所述第一芯线和所述第二芯线的上侧、和/或下侧,且所述排流线距离所述第一芯线与所述第二芯线的距离相等;绝缘层,包覆所述第一芯线及所述第二芯线,且所述绝缘层与所述排流线固接;屏蔽层,包覆在所述绝缘层及所述排流线的外周;外包覆层,包覆在所述屏蔽层的外周。本实用新型的提升平行传输性能的线缆,结构稳固,高频传输性能稳定,对地平衡特性提升,高频差分信号传输性能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稳定缆芯结构的线缆。
背景技术
常规对称平行双轴电缆所用的绝缘单线为镀银导体外面直接通过高温挤出一层PE 、FEP等的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外包覆屏蔽层,屏蔽层内设置排流线,单对的排流线放置在两根单线中间缝隙处,以此形成线缆的对地平衡,该结构的不足在于:
1、由于两根单线是独立的单元,在单对中难免产生滑动现象,进而影响线材高频性能稳定性。
2、排流线位于两单线中间缝隙处,通过铝箔包覆固定,线材弯折扭转时容易产生位置偏移,进而影响两根单线的对地平衡特性,进而影响高频差分信号传输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平行线缆各单线以及排流线之间相对滑动,影响线缆传输性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各单线以及排流线间相对位置固定,传输性能提升的线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备稳定缆芯结构的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芯线;
第二芯线,与所述第一芯线平行设置;
排流线,设置在所述第一芯线和所述第二芯线的上侧、和/或下侧,且所述排流线距离所述第一芯线与所述第二芯线的距离相等;
绝缘层,包覆所述第一芯线及所述第二芯线,且所述绝缘层与所述排流线固接;
屏蔽层,包覆在所述绝缘层及所述排流线的外周;
外包覆层,包覆在所述屏蔽层的外周。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芯线外周的第一绝缘层,包覆在所述第二芯线外周的第二绝缘层以及包覆在第一,第二绝缘层外的第三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芯线外周的第一绝缘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芯线外周的第三绝缘层;或者所述绝缘层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二芯线外周的第二绝缘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绝缘层、第一芯线外周的第三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包覆所述第一芯线及所述第二芯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绝缘层外周开设与所述排流线相适配的槽口或者所述第三绝缘层与所述排流线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排流线为圆线或者扁线。
本实用新型的提升平行传输性能的线缆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绝缘包覆第一芯线及第二芯线;以及通过绝缘外周开设与排流线相适配的槽口或者所述绝缘层与排流线一体成型设置,均使得线缆处于弯曲扭转状态时,单线或者芯线,以及排流线之间的相对位置恒定。
本实用新型的提升平行传输性能的线缆,结构稳固,高频传输性能稳定,对地平衡特性提升,高频差分信号传输性能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相关技术人员更清晰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兆龙互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兆龙互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89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摇椅
- 下一篇:一种用于树脂板材加工用的抛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