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化增氧型多功能湿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46552.3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5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晏浩兰;崔贺;谢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水平衡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首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苗绘 |
地址: | 201701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增氧型 多功能 湿地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化增氧型多功能湿地系统,包括池体,还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位于池体的内壁上;出水管,出水管位于池体的内壁上且处于进水管的对立端;滤料,用于净化流经的污水;植物,植物种植于滤料顶部;曝气设施,所述曝气设施设置于滤料底部,用于对滤料和植物根系进行曝气。该技术主要采用常见的水生植物与曝气设施,廉价易得;无二次污染:本申请能提高湿地的净水效果,保证湿地的长期有效运行,同时提高湿地填料恢复和曝气效率。曝气不仅能够增加河道中的溶解氧,提高好氧微生物净化污染物的活力,抑制厌氧菌的生长繁殖,恢复河道的自净功能,还能增加河道的流速,提高景观效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共卫生与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增氧型多功能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湿地系统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湿地系统的植物还能够为水体输送氧气,增加水体的活性。湿地植物在控制水质污染,降解有害物质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湿地系统中的微生物是降解水体中污染物的主力军。好氧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厌氧细菌将有机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硝化细菌将铵盐硝化,反硝化细菌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作用,污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都能得到降解同化,成为微生物细胞的一部分,其余的变成对环境无害的无机物质回归到自然界中。
湿地系统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处理效果好,且具备景观效果,运行维护简单、费用低,所以其应用范围相应的比较广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湿地系统内需要的分解的植物以及动物尸体增多,造成水中的氧气量下降,氧气量下降后部分植物和好氧微生物死亡,如此恶性循环,造成其水力传导系数降低,处理效果变差,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普遍不高,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普遍不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强化增氧型多功能湿地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增氧型多功能湿地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化增氧型多功能湿地系统,包括池体,还包括:
进水管,进水管位于池体的内壁上;
出水管,出水管位于池体的内壁上且处于进水管的对立端;
滤料,用于净化流经的污水;
植物,植物种植于滤料顶部;
曝气设施,所述曝气设施设置于滤料底部,用于对滤料和植物根系进行曝气,所述曝气设施包括曝气管、鼓风系统和电控系统;曝气管设置于池底和滤料之间用透水土工布围挡而成的区间,曝气管的材质为PE、PVC或UPVC中的一种,曝气管的斜上方45°具有开孔,孔径为1-2mm,孔间距为10-30mm;鼓风系统用于为曝气管提供压缩空气,电控系统则用于控制曝气设施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管的材质为PVC,开孔的孔径为1.5mm,孔间距为20mm。
进一步地,所述池体的材质为素砼或砖砌中的一种,池体的长宽高的比例为1:1:1~2:3:1。
进一步地,所述池体的材质为素砼,长宽高的比例为2:2:1。
进一步地,所述滤料放置于池体内部,滤料可为砾石、沸石、高炉钢渣、碎石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径范围均为300-600mm,材质为PE、PVC或UPVC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径为500mm,材质为P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水平衡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水平衡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6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