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密闭空间内病原体的移动消杀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45221.8 | 申请日: | 2020-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6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史其新;杨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其新;杨广平 |
| 主分类号: | F24F8/22 | 分类号: | F24F8/22;F24F13/32;F24F11/89;F24F11/88;F24F11/61;A61L2/10;A61L2/26;A61L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密闭 空间 病原体 移动 装置 | ||
1.一种用于密闭空间内病原体的移动消杀装置,包括灯架(100)和安装在灯架(100)的顶部的紫外线消毒灯(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架(100)包括底座(110),所述底座(110)的顶部连接有立杆(120),所述底座(110)的底部安装有吸盘组件(300);
所述吸盘组件(300)包括安装盘(310),所述安装盘(310)的中部安装有转动件(320),所述安装盘(310)的底部安装有吸盘(330);
所述安装盘(310)为圆环板,所述安装盘(310)的内腔胶粘有阻尼圈二(002),所述安装盘(310)的中部底壁连接有扩腔筒(311),所述扩腔筒(311)的中部筒壁开设有收缩腔(301),所述收缩腔(301)的内腔均匀连接有铰杆(312),所述扩腔筒(311)的底端端口设置有硅胶垫(003),所述安装盘(310)的底壁开设有嵌槽(302),所述嵌槽(302)的圆周均匀开设有安装盘插孔(303);
所述转动件(320)包括转筒(321),所述转筒(32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筒结构,所述转筒(321)的上部均匀开设有气槽(304),且转筒(321)的外筒壁安装有阻尼圈一(001),所述转筒(321)的底部均匀连接有滑槽(322),所述滑槽(322)的槽腔安装有扩撑臂(323);
所述扩撑臂(323)为L型块,且扩撑臂(323)的外侧块体为圆弧状,所述扩撑臂(323)的圆弧状块体一端设有扣槽一(305),所述扩撑臂(323)的圆弧状块体另一端设有扣槽二(306)和铰接孔(307),所述扩撑臂(323)的内侧块体端部的上下两壁均连接有推柱(3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密闭空间内病原体的移动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为方形空腔结构,所述底座(110)的中部设置有中心筒(101),所述阻尼圈一(001)的外侧壁安装在中心筒(101)的内腔壁上,所述中心筒(101)的圆周外侧设置有座腔一(102),所述座腔一(102)的底部设置有座腔二(103),所述座腔二(103)的顶部均匀开设有螺纹孔(104),所述座腔一(102)的内腔安装有电路控制板(105)和定时控制器(106),所述底座(110)的左侧壁安装有电源线(111)和电源开关(112),所述底座(110)前部的顶壁安装有灯具开关(113)和定时控制器旋钮(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密闭空间内病原体的移动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101)的顶端贯穿底座(110)的顶壁,所述中心筒(101)的底端连通座腔二(103)的内腔,所述座腔二(103)为底部开口的圆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密闭空间内病原体的移动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20)的杆体中部开设有线槽(121),且线槽(121)贯穿立杆(120)底部,所述线槽(121)的底端端口与座腔一(10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立杆(120)的顶部内侧壁开设有安装口,且安装口语线槽(121)相连通,所述安装口内腔安装有调节环(1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密闭空间内病原体的移动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消毒灯(200)包括灯座(210)和灯管(220),且灯管(220)安装在灯座(210)的底部,所述灯座(210)的左右两侧壁中部均设置有转轴(211),且转轴(211)为空心杆,所述转轴(211)插接在调节环(122)的内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密闭空间内病原体的移动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302)位于扩腔筒(311)的圆周外侧,所述安装盘(310)、扩腔筒(311)和嵌槽(302)呈同轴心设置,所述安装盘插孔(303)贯穿嵌槽(302)的上下两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密闭空间内病原体的移动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321)的顶部为内六角结构,所述气槽(304)贯穿转筒(321)的内外两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其新;杨广平,未经史其新;杨广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52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绷绳修井机专用底盘的车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旋转螺母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