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井安全防护操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42503.2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3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云;王建军;顾汉桥;张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建工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E04G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邓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建设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安全 防护 操作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井安全防护操作平台,涉及电梯井防护技术领域;上框架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侧框架,两个侧框架之间的下端连接有底板体,上框架与底板体之间通过两个斜拉杆连接,两个斜拉杆的中部通过加强杆与底板体的中部连接,上框架的后上端连接有吊环,后侧的侧框架的上侧连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上连接有锁紧螺母,调节螺栓的前端安装有轴承,轴承安装在防滑块体的内孔槽内,前侧的侧框架的前下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架;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快速安装与支撑,能够提高安全性,使用方便,操作简便;结构简单,便于调节快速调节,整体强度高,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井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井安全防护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电梯井是安装电梯的井道,井道的尺寸是按照电梯选型来确定的,井壁上安装电梯轨道和配重轨道,预留的门洞安装电梯门,井道顶部有电梯机房。
目前,随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电梯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遍。而电梯井口高处坠落风险陡然增加,由于电梯井口防护措施不稳,导致电梯井口高处坠落事故在各地时有发生。传统电梯井附近施工时搭建的防护设施结构极其复杂,且安装和拆卸很不方便,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现有的电梯井安装防护操作平台在搭建时稳定性差,同时在操作时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并且结构复杂,导致在搭建时时间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电梯井安装防护操作平台在搭建时稳定性差,同时在操作时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并且结构复杂,导致在搭建时时间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安全防护操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梯井安全防护操作平台,包括上框架、侧框架、支撑架、底板体、斜拉杆、加强杆、吊环、调节螺栓、防滑块体、锁紧螺母;上框架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侧框架,两个侧框架之间的下端连接有底板体,上框架与底板体之间通过两个斜拉杆连接,两个斜拉杆的中部通过加强杆与底板体的中部连接,上框架的后上端连接有吊环,后侧的侧框架的上侧连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上连接有锁紧螺母,调节螺栓的前端安装有轴承,轴承安装在防滑块体的内孔槽内,前侧的侧框架的前下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架。
作为优选,所述上框架包括外框架、横向支撑杆、纵向支撑杆、上平台板;外框架的内部连接有数个横向支撑杆,数个横向支撑杆之间通过数个纵向支撑杆连接,且数个纵向支撑杆错开设置,外框架的上端安装有上平台板。
作为优选,所述侧框架包括矩形框与加强杆,矩形框的内部连接有数个加强杆,且加强杆为交叉式。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体为加强式板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能够实现快速安装与支撑,能够提高安全性,使用方便,操作简便;
二、结构简单,便于调节快速调节,整体强度高,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框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侧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螺栓与防滑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框架;2-侧框架;3-支撑架;4-底板体;5-斜拉杆;6-加强杆;7-吊环;8-调节螺栓;9-防滑块体;10-锁紧螺母;11-外框架;12-横向支撑杆;13-纵向支撑杆;14-上平台板;21-矩形框;22-加强杆;91-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建工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建工第五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2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棒开方后端面磨削装置
- 下一篇:差速器组件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