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用清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39060.1 | 申请日: | 2020-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83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平洋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婺源县正稀茗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3/06 | 分类号: | B08B3/06;B08B3/14;B08B13/00;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清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主体,清洗主体的一侧贯穿有放水口,清洗主体的另一侧电性连接有电源线,清洗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清洗主体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隔板和法兰,隔板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放水阀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清洗旋转箱,清洗旋转箱外表面贯穿有漏水口,清洗旋转箱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清洗旋转箱通过安装槽安装有漏网桶,漏网桶的外侧焊接有卡板,清洗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簧,减震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通过设置的清洗旋转箱,使得茶叶清洗的更加干净,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起源于中国,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汉人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茶叶是指茶树的叶子或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花木茶,制茶过程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工艺,从采摘,日光凋零,炒青、揉捻、团揉、干燥、紧压到蒸、压、放等步骤,其中,在茶叶炒制前,都需要进行彻底清洗。
但现有的清洗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茶叶比较脆弱,如果水过大在冲刷茶叶时茶叶容易损坏,导致在清洗茶叶时清洗的不干净,并且在清洗完茶叶后,茶叶上回堆积大量的积水,导致后期处理茶叶时,还需要等茶叶的水干燥后才能进行处理,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并且在装置运行时还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导致装置容易损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茶叶用清洗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用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清洗茶叶时清洗的不干净和工作效率低以及装置容易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茶叶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主体,所述清洗主体的一侧贯穿有放水口,所述清洗主体的另一侧电性连接有电源线,所述清洗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所述清洗主体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隔板和法兰,所述隔板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放水阀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清洗旋转箱,所述清洗旋转箱外表面贯穿有漏水口,所述清洗旋转箱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清洗旋转箱通过安装槽安装有漏网桶,所述漏网桶的外侧焊接有卡板,所述清洗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簧,所述减震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减震簧设置有九个,九个所述减震簧分别呈等距排列,所述减震簧与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漏网桶呈“网状结构”,所述漏网桶通过卡板安装于清洗旋转箱的安装槽内。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卡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卡板分别位于漏网桶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所述漏网桶与卡板焊接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宽与卡板的外宽相适配,所述卡板与安装槽活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漏水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漏水口分别呈等距排列,多个所述漏水口均贯穿于清洗旋转箱的外表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清洗主体包括清洗主体底部的安装板和安装板底部的减震簧以及与减震簧相连的底板,所述减震簧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用清洗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婺源县正稀茗茶有限公司,未经婺源县正稀茗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9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削件生产用折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程造价用仪表防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