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回油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38706.4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8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胡赟;励志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运生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F02M31/20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郑哲 |
地址: | 315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装置 油管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回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连接硬管、波纹管、冷却硬管和冷却装置,所述连接硬管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法兰和所述波纹管,两根所述波纹管之间连接所述冷却硬管,所述冷却装置设置于所述冷却硬管上,所述冷却硬管向四周延伸出多个散热器,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外壳和风扇,所述风扇转动设置于所述冷却硬管中部,所述外壳包覆所述散热器与所述风扇,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多条与所述冷却硬管平行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穿过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通道两端设置有防尘网,能够降低回油管的温度,增加回油管的使用寿命,帮助回油管内的油液冷却,降低流回油箱内的油液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回油管。
背景技术
现在多数汽车都有回油管,在燃油泵供油给发动机,形成一定压力除了正常供给燃油喷嘴喷油后,剩余的燃油通过回油管路送回到油箱,当然还有碳罐收集的多余的汽油蒸汽也通过回油管回到油箱回油管可以把多余的油回到油箱,可以起到排解汽油的压力,还可以减少油耗,在汽车发动机上,回油管是一种不起眼的零件,但它对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回油管在汽车上的布置比较特殊,如果回油管发生泄漏或堵塞,将引起种种意想不到的故障。
由于常见的回油管中一部分结构为软塑料制成的波纹管,在长期高温环境运作下,会加速老化,致使波纹管破损漏液,影响汽车正常运作。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回油管进行改进升级,使其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回油管的温度,增加回油管的使用寿命,帮助回油管内的油液冷却,降低流回油箱内的油液温度的带冷却装置的回油管。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冷却装置的回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连接硬管、波纹管、冷却硬管和冷却装置,所述连接硬管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法兰和所述波纹管,两根所述波纹管之间连接所述冷却硬管,所述冷却装置设置于所述冷却硬管上,所述冷却硬管向四周延伸出多个散热器,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外壳和风扇,所述风扇转动设置于所述冷却硬管中部,所述外壳包覆所述散热器与所述风扇,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多条与所述冷却硬管平行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穿过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通道两端设置有防尘网。
具体的,所述散热器为扇形散热片。
具体的,所述散热器为柱形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直径小于所述散热通道的直径。
作为改进,所述外壳两端设置有减振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金属制的冷却硬管上的散热器进行导热,增加散热面积,并通过外壳上设置的散热通道增加散热效率,外壳内部设置风扇进行辅助散热,由于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会有较多的尘土,所以在散热通道两端设置防尘网,减少尘土进入外壳导致风扇损坏或散热通道被堵塞,保证冷却装置不会失效,散热器和风扇由外壳进行固定保护,既能够保护散热机构,减少散热结构损坏的几率,也能够互相配合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为增加外壳的牢固性,在外壳两端设置减振胶套,减少外壳受到的振动,减少外壳脱落损坏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冷却装置散热器为扇形散热片时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冷却装置散热器为柱形散热管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运生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运生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87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