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大数据科研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38307.8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6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其纪;孙文清;尹奇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其纪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G06F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45001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数据 科研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大数据科研平台,包括柜体、支撑板、通孔、隔板、承载板、导流孔、布线槽、导流管、冷却管、水管、水泵、水箱、挡板、风机、通风管、吸水棉、柜门和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风机的工作使柜体内部空气实现流通,能够对各模块工作时产生的高温进行有效吸收,解决在科研平台各模块工作时产生的高温而影响使用寿命问题,避免出现故障而增加维修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泵的工作能够实现柜体内部的循环,在进行空气循环时能够进一步起到降温效果,有效保障柜体内各模块的长时间高效工作,提高科研平台的工作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科研平台,具体是一种模块化大数据科研平台,属于模块化大数据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模块化数据是基于云计算的新一代数据中心部署形式,为了应对云计算、虚拟化、集中化、高密化等服务器发展的趋势,其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最大程度的降低基础设施对机房环境的耦合,集成了供配电、制冷、机柜、气流遏制、综合布线、动环监控等子系统,提高数据中心的整体运营效率,实现快速部署、弹性扩展和绿色节能,模块化数据中心是基于云计算的新一代数据中心部署形式,为了应对云计算、虚拟化、集中化、高密化等服务器发展的趋势,其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最大程度的降低基础设施对机房环境的耦合,集成了供配电、制冷、机柜、气流遏制、综合布线、动环监控等子系统,提高数据中心的整体运营效率,实现快速部署、弹性扩展和绿色节能。
模块化大数据采用模块化、标准化和高可靠性设计,使得整个系统稳定度高,模块化大数据研究时需要各个模块的长时间高效运转,长时间的工作使科研平台产生高温,严重影响各个模块的工作寿命,甚至造成危险发生。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模块化大数据科研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模块化大数据科研平台。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模块化大数据科研平台,包括安装在柜体内部的支撑板、冷却机构和循环机构;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隔板和承载板,所述隔板与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位于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承载板,且承载板侧端开设有导流孔,所述隔板侧壁与若干个布线槽固定连接,所述隔板顶部与导流管连通,所述隔板和柜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端部与水管连通,所述水管底端固接有水泵,且水管与水箱底部连通;
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挡板、风机和通风管,所述挡板与支撑板以及柜体之间固定连接,位于挡板一侧的柜体底端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与通风管连通,且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吸水棉。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两侧分别设有两个隔板,位于每个隔板外侧和柜体之间都设有弯折结构的冷却管,且冷却管两端分别与两个水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中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对应有两个挡板之间,且两个挡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部都与风机连通。
优选的,所述风机数量为两个,两个风机都位于柜体底端一侧,所述柜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两侧分别设有风机以及水箱。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呈L形结构,所述通风管顶端贯穿支撑板并延伸至隔板与柜体之间,所述柜体外壁与柜门铰接,且柜门位于两个隔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水管都贯穿柜体并延伸至柜体内部,所述水管底端的水泵与柜体侧壁固定连接,且水管底端都延伸至水箱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风机的工作使柜体内部空气实现流通,能够对各模块工作时产生的高温进行有效吸收,解决在科研平台各模块工作时产生的高温而影响使用寿命问题,避免出现故障而增加维修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其纪,未经杨其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83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枪机
- 下一篇:一种高强韧性结构的轴承套圈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