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脑横机无间纱起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36665.5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1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海坚 |
主分类号: | D04B15/90 | 分类号: | D04B15/90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刘超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脑 无间 纱起底 装置 | ||
一种电脑横机无间纱起底装置,起底板上连接用于送收穿线钢丝的送丝机构,送丝机构将穿线钢丝一端在起底板的穿线钢丝管道内送收,并穿过起底套针的圆孔。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节约空间和节约零部件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收放钢丝效率和反应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脑横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间纱起底装置。
背景技术
无自动牵拉机构的人工手拉针织横机使用钢皮加焊带圈套针及钢丝制作的“钢丝穿线板”以挂重锤的形式实现“牵拉”织片,仅能编织平纹或简单花型组织的衣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性能的自动化电脑针织横机逐步取代了人工手拉横机,但自动牵拉机构受到横机的幅宽、牵拉辊抗弯、前后织针的线环成圈位及针床刚性等因素,牵拉辊夹紧位往往距成圈位30~35毫米,而要进入正式衣片的编织则要先编织间隔用的辅助织片进入牵拉辊夹紧位方能进入正式衣片的编织, 而这间隔用的辅助织片在正式衣片完成编织后将被拆除作为废料处理,由此产生了有升降动作的主针钩线圈与辅针退线圈的复合针起底装置,为实现稳定的编织下布及正片起始横列的品质,又鉴于复合针工作原理则采用昂贵的包覆橡筋弹性纱做少量的几个来回的辅助性编织,正式衣片完成编织后仍将被拆除作为废料处理,虽然较无起底装置节约了编织与拆除间隔辅助织片的时间,但对数量庞大的电脑机毛衣织片来讲仍是不小的浪费。
对于以上的较传统的电脑机织片起底方式,也有以人工手拉横机的“钢丝穿线板”形式加以改造,实现无间纱的起底编织,在自动送出和收回穿过线圈的极细的钢丝采用一组同步齿轮联动的辊轮,以轧辊形式输送钢丝但很难收回已被线圈包缠严实的钢丝,是电脑横机无间纱或少间纱起底装置的致命难题,则往往调整双辊缝隙加大摩擦力和附加张力装置,也有再增加一套专用电机驱动的卷绕辊回收穿线钢丝, 但忽视了0.6毫米钢丝的“金属疲劳”产生的不等径圆弧和扭曲等变形,实现正常的送收钢丝,连续工作一个阶段后则无法实现正常的起底编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间纱起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脑横机无间纱起底装置,包括起底板、起底套针和送丝机构,起底板上设有起底套针,起底板上连接用于送收穿线钢丝的送丝机构,送丝机构将穿线钢丝另一端在起底板的穿线钢丝管道内送收,并穿过起底套针的圆孔。
进一步的,送丝机构设在起底板下侧,送丝机构包括框体、驱动电机、直线导轨和滑台、齿轮和齿条,框体内上端设有滑台,框体内下端设有齿轮,侧面设有驱动齿轮旋转的驱动电机,直线导轨下平面设有齿条,直线导轨上平面设有穿线钢丝滑槽,框体套在直线导轨外,滑台与直线导轨滑动配合形成移动副,齿轮与齿条啮合形成传动副,穿线钢丝一端与穿线钢丝固定块连接,并与滑台固定,穿线钢丝固定块带着穿线钢丝进入穿线钢丝滑槽,穿线钢丝另一端穿过送丝机构。
进一步的,直线导轨的穿线钢丝滑槽两端设有穿线钢丝定长感测器,用于控制向前推送的穿线钢丝长度并将信号传递给驱动电机,控制驱动电机工作;穿线钢丝滑槽两侧分别设有工艺槽,在直线导轨上平面中间的穿线钢丝滑槽内的穿线钢丝与设在滑台下端面的穿线钢丝固定块固定,穿线钢丝固定块位于滑台下端面与直线导轨滑动配合的凹面内,穿线钢丝固定块上端为连接部连接在滑台凹面内,下端为中间设有穿线钢丝固定腔的圆柱体,圆柱体嵌在穿线钢丝滑槽一端。
进一步的,送丝机构设在起底板下侧,送丝机构包括直线导轨、驱动电机、滑台和同步带,直线导轨上设有两个传动轮,一个传动轮连接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驱动,两个传动轮之间设有同步带,同步带上固定滑台,滑台下端设有穿线钢丝固定块,穿线钢丝固定块上端为连接部连接在滑台上,下端为中间设有穿线钢丝固定腔的圆柱体,直线导轨上设有穿线钢丝滑槽,穿线钢丝设在穿线钢丝滑槽内,且圆柱体嵌合在穿线钢丝滑槽内一端与穿线钢丝一端固定连接;直线导轨的穿线钢丝滑槽两端设有穿线钢丝定长感测器,用于控制向前推送的穿线钢丝长度并将信号传递给驱动电机,控制驱动电机工作,穿线钢丝另一端穿过送丝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海坚,未经朱海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66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