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35802.3 | 申请日: | 202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3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丁杰;刘先树;袁芳;张建业;白广伟;孔令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中环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型 农村 生活 污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生态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污水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格栅井(1)、沉砂池(2)、调节池(3)、厌氧发酵池(4)、沉淀池(7)、跌水曝气台(24)、垂直流人工湿地(25)、收集渠(16)和中水池(17);其中,所述格栅井(1)内与沉砂池(2)相连侧壁的底部倾斜设有细格栅(19),所述调节池(3)内底部设有第一潜水泵,该第一潜水泵通过管道接入所述厌氧发酵池(4)的入水口;所述厌氧发酵池(4)内通过分隔板(5)将该厌氧发酵池(4)沿水流方向分隔为第一反应室(21)和第二反应室(22),所述第二反应室(22)内设有组合填料(6);所述组合填料(6)的出水通过管道自流进入所述沉淀池(7),该沉淀池(7)的底部设有污泥斗(23);沉淀池(7)出水通过所述跌水曝气台(24)顶部的三角形溢流堰(8)自流入跌水曝气台(24);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25)内种植有湿地植物(14),并在该垂直流人工湿地(25)的中下部和底部分别铺设贯穿的基质层(26)和第一穿孔集水管(27);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25)内还通过分隔墙(13)将其沿水流方向分隔为第一级垂直下行流湿地(11)和第二级垂直上行流湿地(15),在第一级垂直下行流湿地(11)的水面处沿水流方向设有穿孔配水管(12),该穿孔配水管(12)与所述跌水曝气台(24)的出口连通;在所述第二级垂直上行流湿地(15)内的基质层(26)顶面沿水流方向设有第二穿孔集水管(29);该第二穿孔集水管(29)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依次与所述收集渠(16)和中水池(17)连接,所述中水池(17)内底部设有与出水管(18)连接的第二潜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格栅(19)的倾角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填料(6)为多维仿生生物组合填料,且具有帘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配水管(12)、第一穿孔集水管(27)和第二穿孔集水管(29)均呈“日”字型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垂直下行流湿地(11)内设有垂直于水面的第一检修反冲洗立管(9),并同时与所述穿孔配水管(12)和第一穿孔集水管(27)相连;所述第二级垂直上行流湿地(15)设有垂直于水面的第二检修反冲洗立管(28),并与所述第二穿孔集水管(29)相连;在所述第一检修反冲洗立管(9)、第二检修反冲洗立管(28)和穿孔配水管(12)均设有球阀(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25)内的基质层(26)由石灰石或建筑碎石、碎砖及砂构成;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25)内的湿地植物(14)包括美人蕉、水竹和蕨草,每平方米栽种8-10穴,每穴栽美人蕉1-2株,水竹2-3株,蕨草2-3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中环水务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中环水务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58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件密封圈检测定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洗车机防撞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