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刺伤的临床采血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34296.6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3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望运丹;胡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刺伤 临床 采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刺伤的临床采血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针头,所述第一针头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一针头的表面套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与底部均栓接有滑块,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与滑块滑动连接;通过设计了壳体、第一针头、移动块、滑块、滑槽、连接管、连接件、第二针头、固定块、铰接件、第一限位带、第二限位带和弹簧,解决了缺少对采血针进行固定的功能,医护人员使用采血针时有被刺伤的风险的问题,该装置能够有效对针头进行回弹收纳,避免了医护人员被刺伤的风险,同时还能够将该装置固定于儿童的手臂,避免儿童由于调皮造成针头脱落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刺伤的临床采血针。
背景技术
采血针是一种在医疗检验过程中用于采集血样的仪器,由针头和针杆组成,针头设在针杆的头部,在针杆上滑动连接有护套,在护套和针杆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且护套的初始位置位于针头和针杆的头部。
如实用新型专利201520936379.7所公开的“蝶翼型采血针”,由于儿童调皮不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缺少对采血针进行固定的功能,医护人员使用采血针时有被刺伤的风险,此过程给医护人员带来负担,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一种防止刺伤的临床采血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刺伤的临床采血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缺少对采血针进行固定的功能,医护人员使用采血针时有被刺伤的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刺伤的临床采血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针头,所述第一针头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一针头的表面套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与底部均栓接有滑块,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针头的一端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针头,所述移动块的正面栓接有固定块,所述壳体的顶部与底部均栓接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的内部分别缝制有第一限位带和第二限位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带的正面缝制有子贴,所述第二限位带的背面缝制有母贴。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开设有与固定块相适配的通槽,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凸出于通槽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正面栓接有限位扣,所述壳体的正面开设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内部与限位扣卡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端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针头相适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针头的表面套设有保护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刺伤的临床采血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计了壳体、第一针头、移动块、滑块、滑槽、连接管、连接件、第二针头、固定块、铰接件、第一限位带、第二限位带和弹簧,解决了缺少对采血针进行固定的功能,医护人员使用采血针时有被刺伤的风险的问题,该装置能够有效对针头进行回弹收纳,避免了医护人员被刺伤的风险,同时还能够将该装置固定于儿童的手臂,避免儿童由于调皮造成针头脱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42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维护的PCB板自动剪脚机
- 下一篇:一种冰面救援防护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