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压缩的餐厨垃圾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33150.X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4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屠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文霞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2C13/18;B02C13/30;B02C13/286;B30B1/00;A61L2/10;B01D5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周仁青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压缩 垃圾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压缩的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压缩箱,所述压缩箱左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右侧贯穿至压缩箱内腔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压缩箱内腔的后侧横向镶嵌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压缩箱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截止阀,所述压缩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料管、活动杆、轴承座、从动齿轮、电机、活性炭网板、转杆、破碎杆、输料管、电磁阀、防尘壳体、电动伸缩杆、推板和主动齿轮配合使用,具有可压缩和破碎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处理装置不具有压缩的功能,处理垃圾总量较少,且破碎效果一般,存在一定的限制性,降低了处理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厨垃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压缩的餐厨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又称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为了防止厨余垃圾随意丢弃污染环境,会使用到处理装置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理,现有的处理装置不具有压缩的功能,处理垃圾总量较少,且破碎效果一般,存在一定的限制性,降低了处理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压缩的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具备可压缩和破碎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处理装置不具有压缩的功能,处理垃圾总量较少,且破碎效果一般,存在一定的限制性,降低了处理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压缩的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压缩箱,所述压缩箱左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右侧贯穿至压缩箱内腔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压缩箱内腔的后侧横向镶嵌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压缩箱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截止阀,所述压缩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腔底部的左侧连通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处理箱内腔右侧的中心处连通有加料管,所述压缩箱内腔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相对的一侧贯穿滑槽延伸至处理箱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活性炭网板,所述活性炭网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箱,左侧蓄电池箱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表面的顶部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所述转杆的底部贯穿活性炭网板延伸至处理箱内腔的底部,所述转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破碎杆,所述压缩箱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部与活性炭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表面的底部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压缩箱的左侧且位于电动伸缩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尘壳体,所述压缩箱内腔的左侧开设有与电动伸缩杆配合使用的通槽,通槽内腔的右侧开设有与推板配合使用的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推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氟橡胶圈,所述氟橡胶圈的表面与压缩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缩箱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压缩箱的正表面横向镶嵌有透明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压缩箱顶部的左侧和处理箱底部的左侧均开设有与电磁阀配合使用的开关槽,所述处理箱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斜块。
优选的,所述加料管表面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蓄电池箱和处理箱的正表面均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电动伸缩杆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强块,加强块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侧与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网板的表面且位于转杆的外侧镶嵌有与转杆配合使用的稳定轴承,所述转杆的表面与稳定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处理箱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电环,所述蓄电池箱的输出端通过集电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入端通过集电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紫外线杀菌灯、电磁阀和防尘壳体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文霞,未经余文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31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