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设备节能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30641.9 | 申请日: | 202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7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信维辉;李栋;钟成圆;纪涛;林海林;崔颖倩;纪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数方节能科技(烟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设备 节能 管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设备节能管理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箱门,所述箱门上固定安装有便于使用者开关箱门的把手,所述箱体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箱体内部进行降温防止箱体内的设备受热损坏同时除去箱体内的湿气使箱体内部保持干燥的降温除湿机构,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降温除湿机构,利用箱体内的湿空气,在真空状态下,使湿空气中的水分溢散,从而得到温度低的空气,并利用低温空气对箱体内部进行降温,防止箱体内的设备工作在高温下,导致箱体内的设备损坏,影响正常的输电工作,同时对箱体内部进行除湿,防止湿空气中的水滴附着在箱体内的设备上,腐蚀设备电路,导致箱体内的设备损坏,提高箱体内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节能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设备节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的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每年竣工建筑面积约为20亿亩,其中公共建筑约有4亿亩,2万亩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面积占城镇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到4%,但是能耗却占到建筑能耗的20%以上,在我国现有的约430亿亩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因此,做好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筑设备节能管理系统中,配电箱的使用十分普遍,配电箱的作用是安装终端检测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准确的监测每个设备的电压电流,并对设备使用的电能进行统计,输送到上位机上,但是,目前配电箱多直接安装在建筑的配电井内,建筑的配电井内空间小,不利于配电箱进行散热,终端检测设备在高温环境下持续工作,会导致终端检测设备的内的精密元件损坏,影响终端设备的使用,同时配电井内的湿度大,湿空气中的水滴会附着在终端检测设备上,腐蚀设备电路,影响终端检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针对上述问题,现在设计一种改进的建筑设备节能管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设备节能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设备节能管理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开关箱体的箱门,所述箱门上固定安装有便于使用者开关箱门的把手,所述箱体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箱体内部进行降温防止箱体内的设备受热损坏同时除去箱体内的湿气使箱体内部保持干燥的降温除湿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降温除湿机构包括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固定安装在箱体侧壁上端,所述第一导气管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一导气管开关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导气管远离箱体的一端竖直固定安装有用于使水分在真空中溢散吸热使温度降低的压缩管,所述第一导气管正下方的压缩管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二导气管开关的第二阀门。
所述第二导气管远离压缩管的一端穿过箱体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对箱体内部进行散热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呈S型安装在与箱门相对的箱体侧壁上,所述散热管远离第二导气管的一端穿过箱体侧壁固定连接在建筑内的排气系统上,所述压缩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导气管,所述第三导气管与压缩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三导气管远离压缩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抽取压缩管内的空气使压缩管内部变成真空的真空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气管靠近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止箱体内的灰尘进入到第一导气管内的防尘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缩管靠近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的内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加速压缩管内空气流动的风扇,所述风扇之间设置有用于吸收空气中水分的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水平固定在压缩管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水海绵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检测吸水海绵湿度的湿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数方节能科技(烟台)有限公司,未经数方节能科技(烟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06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高温标签纸
- 下一篇:一种文物三维信息采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