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27580.0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2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潘海燕;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8;A61M5/17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智能输液器,包括固定杆,其内侧底端转动连接转轴,转轴顶端固定连接蜗轮,蜗轮顶端固定连接螺纹轴,蜗轮后端啮合连接蜗杆,蜗杆与固定杆转动连接,蜗杆左端固定连接有摇杆,摇杆贯穿固定杆,且摇杆与固定杆转动连接;螺纹轴上部螺旋连接箱子,箱子与固定杆内侧滑动连接;位于固定杆外部的箱子上开设容纳孔,容纳孔内安装感应机构,感应机构底部挂装药水瓶;转动摇杆,蜗轮与蜗杆啮合并带动螺纹轴转动,使箱子带着挂钩升降,从而便于调节挂钩高度,便于医务人员在更换药水瓶的过程中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亦实现了药水瓶的自动更换及药液不足提醒,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输液器。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用于静脉输液,使用时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瓶内液体顺着较细的输液软管流入滴斗,当滴斗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顺着软管流入静脉。
传统的智能输液器不能调节挂钩高度,造成医务人员在更换药水瓶的过程中费时费力,同时,当医务人员和病人疏忽而没有及时更换药水瓶或停止输液时,药水瓶中药液输空,空气被输入,会导致不适或血液回流,不能实现对医务人员的智能提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输液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输液器,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侧底端竖直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顶端固定连接有蜗轮,蜗轮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蜗轮后侧啮合连接有水平方向的蜗杆,且蜗杆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蜗杆左端固定连接有摇杆,摇杆向左贯穿固定杆,且摇杆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螺纹轴上部螺旋连接有箱子,箱子与固定杆内侧面滑动连接;位于固定杆外部的箱子上开设有容纳孔,容纳孔内安装有感应机构,感应机构底部挂装有药水瓶,药水瓶底端卡合连接有输液软管,输液软管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流速调节器,输液软管底端固定连接有注射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感应机构的结构为:包括安装于容纳孔内并相对其上下滑动的固定块,固定块底面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挂钩,位于固定块下方的挂钩上依次套装有弹簧和木块,挂钩底部伸至容纳孔外部并在底端弯钩处挂装有药水瓶;所述木块底面与箱子容纳孔内底面之间安装有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与容纳孔内底面固定连接,压力感应器顶部与木块底面触碰。
所述箱子右端头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压力感应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闪灯或是蜂鸣器。
所述挂钩与木块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挂钩与箱子之间滑动连接。
所述弹簧顶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弹簧底端与木块固定连接。
所述箱子上并列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容纳孔,单个容纳孔内均安装有相同的感应机构,单个感应机构底部均挂装有药水瓶;位于流速调节器上方的输液软管上部设置有贯通的多个支路,支路与药水瓶一一对应并卡合连接,单个支路上均安装有阀门。
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车轮,且车轮的支柱呈三角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摇杆,通过转动摇杆,可以使蜗轮与蜗杆啮合,从而使蜗轮带动螺纹轴转动,由于箱子与螺纹轴之间螺纹连接,从而箱子相对于螺纹轴上升或下移,带动挂钩升降,从而便于调节挂钩高度,亦便于医务人员在更换药水瓶的过程中省时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27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内窥镜运输的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在公交车前端安装的摆动栏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