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NG用低温阀门的性能失效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27180.X | 申请日: | 202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0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学;严荣松;赵自军;翟军;杨林;徐少杰;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3 | 分类号: | G01M13/003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 地址: | 300071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低温 阀门 性能 失效 测试 装置 | ||
一种LNG用低温阀门的性能失效测试装置,包括介质气源供应系统、封闭箱和低温阀门测试工位;所述低温阀门测试工位置于封闭箱内,低温阀门测试工位上安装驱动机构和与其连接的待测低温阀门,所述封闭箱侧壁上安装氮气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出气管,所述介质气源供应系统包括原料储罐、原料供气母管和多路支路分配管,其中原料供气母管的进口与原料储罐连接且在其上安装手动阀门,原料供气母管的出口连接多路支路分配管,每路支路分配管上均安装阀门和电磁阀且电磁阀的出口通过进气管与待测低温阀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保证测定和量化评价LNG用低温阀门在正常工作前提下的适用性能,测试过程安全可靠、前后测试次序衔接合理、测试时间短、可节省试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化天然气供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NG用低温阀门的性能失效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利用,适用于LNG 输送的低温阀门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多,低温燃气阀门作为LNG供气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其性能可靠性制约着LNG供气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但现行的标准、文献所提出的低温阀门的可靠与寿命的测试装置与方法多为外部冷却,利用外部冷媒对阀门进行降温试验,这种适用于模拟外部环境的试验方法,对阀门的整机性能失效的机理针对性不足,在正常使用时,合格的阀门产品也有迅速密封失效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外部冷却法由于试验与实际工况不同而带来的密封和锁死失效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NG用低温阀门的性能失效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在低温工况、运行频率、燃气运行工况条件下,基于系统内动态驱动装置,调节阀门时间,形成不同的低温工作时间,同时通过低温阀门工装上的氮气浓度传感器以及测试装置系统的阀门力矩、流量监控系统,以得到量化的适应性能力及其性能变化曲线。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NG用低温阀门的性能失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气源供应系统、封闭箱和低温阀门测试工位;所述低温阀门测试工位置于封闭箱内,低温阀门测试工位上安装驱动机构和与其连接的待测低温阀门,所述封闭箱侧壁上安装氮气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出气管,所述介质气源供应系统包括原料储罐、原料供气母管和多路支路分配管,其中原料供气母管的进口与原料储罐连接且在其上安装手动阀门,原料供气母管的出口连接多路支路分配管,每路支路分配管上均安装阀门和电磁阀且电磁阀的出口通过进气管与待测低温阀门连接,所述每路支路分配管上的电磁阀、封闭箱上的氮气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低温阀门测试工位上的驱动机构均通过数据/信号传输线与控制主机PLC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由力矩和位移传感器和与其连接的伺服电机组成。
进一步,所述封闭箱一侧壁的上部、中部和底部安装≥3组的氮气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原料供气母管和多路支路分配管为直径≤200mm的金属管材构成的管道。
进一步,所述电磁阀出口连接的进气管为直径≤150mm的金属管材构成的管道。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低温工况、运行频率、燃气运行工况条件下,基于系统内动态驱动装置,调节阀门时间,形成不同的低温工作时间,同时通过低温阀门工装上的氮气浓度传感器以及测试装置系统的阀门力矩、流量监控系统,以得到量化的适应性能力及其性能变化曲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待测低温阀门测试件所处运行工况条件,测试低温阀门在最大流量、公称流量、较低流量下的力矩性能及气密性,量化评价其失效性能变化,综合评价LNG用低温阀门在低温运行工况条件下寿命可靠度。
3、本实用新型将电磁阀的开启时间作为状态选项,以力矩变化值或氮气浓度检定值为阈值,构成本测试的一个过程,最后通过控制主机完成过程应力应变、温度、测试次数等参数的具体数值的信息采集与统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271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