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驱动电路、开关控制电路以及智能家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26844.0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5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左湘凌;李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维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6 | 分类号: | H05B45/36;H05B45/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曾令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驱动 电路 开关 控制电路 以及 智能家居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驱动电路、开关控制电路以及智能家居系统,该LED驱动电路与单火开关中的控制开关、控制电路串联连接,控制开关的第二端口与火线连接,单火开关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的连接与断开;LED驱动电路的LED灯与电容并联连接;LED灯的一端与零线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开关的第一端口连接,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LED驱动电路的通断。本实用新型将LED驱动电路与单火开关的控制开关、控制电路串联连接,通过LED驱动电路在断电时向控制电路供电,使单火开关无需通过负载供电,解决了无法支持关态允许流过电流小、节能灯同类型以及功率太小的负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驱动电路、开关控制电路以及智能家居系统。
背景技术
国内外普通家庭的开关大多为单火线布线,因而需要在电路中设置单火开关,而单火开关工作本身需要供电,这就意味着在没有零线的情况下,单火开关的供电部分要能在单火开关打开(开态)和关闭(关态)下为单火开关的控制电路供电。
1、在关态下,主要利用流过负载的微弱电流经过开关电源的转换来取电,不同灯具允许流过的电流大小不同,如果大于允许的电流,灯具将会进入工作状态,由于开关是关态,不能提供负载工作的电压和电流,所以负载又立刻退出工作状态,这就导致负载频繁地在工作与不工作之间切换,这种情况将会使允许流过电流小的负载,例如家用灯具中的节能灯、LED灯、日光灯等,在开关未打开的时候,频繁地出现闪烁。与此同时,如果是采用电感镇流器的日光灯,允许流过的电流非常的小,能取得的电流几乎为零,单火开关将由于供电不足无法正常工作。
2、在开态下,用稳压电路来稳定开关单元两端的电压,将开关单元两端的电压经过整流单元整流后来给系统供电,此时交流回路的电流等于开态直流回路中的电流,取得的电流大小取决于负载的功率,如果的负载功率太小,除去开关单元需要的驱动电流,能提供给控制系统的电流将无法满足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以上导致的结果为:
1、无法支持关态允许流过电流小的负载;
2、无法支持与电感式节能灯同类型的负载;
3、无法支持功率太小的负载。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ED驱动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将LED驱动电路与单火开关的控制开关、控制电路串联连接,通过LED驱动电路在断电时向控制电路供电,使单火开关无需通过负载供电,解决了无法支持关态允许流过电流小、节能灯同类型以及功率太小的负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LED驱动电路,所述LED驱动电路与单火开关中的控制开关、控制电路串联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与火线连接,所述单火开关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的连接与断开;所述LED驱动电路包括:LED灯、电容,LED灯与所述电容并联连接;所述LED灯的一端与零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口连接,控制电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LED驱动电路的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电阻,所述电阻与所述LED灯并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LED驱动电路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阻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零线连接。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单火开关、LED驱动电路,LED驱动电路与单火开关中的控制开关、控制电路串联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与火线连接,所述单火开关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的连接与断开;所述LED驱动电路包括:LED灯、电容,LED灯与所述电容并联连接;所述LED灯的一端与零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口连接,控制电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LED驱动电路的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维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维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26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