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锭成型用排水蒸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26094.7 | 申请日: | 2020-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0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渝培;梁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天泰精炼金属铸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7/06 | 分类号: | B22D7/06;B22D7/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霍维英 |
| 地址: | 400050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铸锭 成型 排水 蒸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锭成型用排水蒸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收集单元、冷却单元、气液分离单元与排液单元;铸锭成型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动力驱动单元导入收集单元后并依次通过冷却单元、气液分离单元与排液单元,水蒸气导入冷却单元进行冷却形成冷却水与空气,冷却水与空气导入气液分离单元进行分离,分离之后的冷却水经过排液单元收集,分离之后的空气外排。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排水蒸气装置能将水蒸气先处理(液体分流)再外排,能避免水蒸气与金属液体的混合,避免安全事故;同时较单一排气处理(排风扇、排风机抽风处理),本实用新型排外的空气更加干燥,能有效避免外排空气进入其他工段带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锭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铸锭成型用排水蒸气装置。
背景技术
铸锭通常指将金属液体通过倒模成型为圆形柱或者方形柱,圆形柱或者方形柱成型时通过冷却成型。
如图1所示,铸锭用的模具101的周向设有中空的循环水腔103,循环水腔103连接有进水管102与排水管104,通过进水管102导入的冷却水在模具101周向循环冷却使模具内的液体冷却成型;从排水管104导出的水会浇在上一批次已成型的铸锭上,对已成型的铸锭进一步降温。
由于排水管104导出的水的温度小于以成型的铸锭的温度,在浇水降温的过程中会产生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和模具内浇筑的金属液体混合会“炸”,容易产生安全事故,所以现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排除铸锭模具周围水蒸气的排水蒸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锭成型用排水蒸气装置,能有效排除铸锭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避免水蒸气与金属液体混合造成的安全事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铸锭成型用排水蒸气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收集单元、冷却单元、气液分离单元与排液单元;
铸锭成型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动力驱动单元导入收集单元后并依次通过冷却单元、气液分离单元与排液单元,水蒸气导入冷却单元进行冷却形成冷却水与空气,冷却水与空气导入气液分离单元进行分离,分离之后的冷却水经过排液单元收集,分离之后的空气外排。
进一步,所述收集单元包括呈缩口结构的收集腔;
所述冷却单元包括与收集腔出料端相通设置的冷却管及冷却管外围螺旋缠绕设置的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内导有用于对冷却管内流通的水蒸气进行降温的冷却流体;
所述气液分离单元包括与冷却管出料端相通设置的分离室,所述分离室通过隔板分隔成缓冲腔与排气腔,所述隔板上设有供气体流通的网孔区;
所述排液单元包括与缓冲腔通过排液管连接的储水腔,储水腔通过连接管与排气腔相通;
所述动力驱动单元包括与排气腔相通设置的抽气机。
进一步,所述网孔区设有集液机构,所述集液机构包括吸水层及与其配合使用的挤压杆,所述吸水层均布设置在网孔区的用于收集穿过网孔区的冷却水,所述挤压杆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用于挤压吸水之后的吸水层使冷却水汇流。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轴及转动轴上设置的通过风力驱动的风力叶轮,其中转动轴与网孔区转动连接,挤压杆与转动轴固接。
进一步,所述排气腔通过排气管与抽气机连接,所述排气管内设有二次拦截组件,所述二次拦截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布设的多组遮挡部件,每组遮挡部件包括两个倾斜方向相反且呈上下交错设置的挡板,每个挡板的倾斜上端与排气管内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天泰精炼金属铸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天泰精炼金属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260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易融合型焊丝
- 下一篇:一种水文流量测量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