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25867.X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3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卫;林金艺;王辉煌;郭文龙;陈小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502 | 分类号: | H01M50/502;H01M50/51;H01M50/531;H01M50/569;H01M10/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连接片,所述电池单体设有极柱,所述连接片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连接;所述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外接检测设备。本公开可在不破坏电池模组的安装结构前提下,单独对模组中各串电池单体进行大电流充放电,可检测各串电池单体的容量、内阻,进而研究模组内各串电池单体的容量、内阻随循环次数的演化规律和整个模组内电池单体容量、内阻的位置分布规律。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动汽车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在电池模组中,电池单体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连接片连接,为了减小电池模组的整体高度,采用“一”字型连接片放入线束隔离板的凹槽中,将连接片与电池模组连接。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提高电池模组寿命、降低模组成本成为行业内技术人员关注的重要点,解决方案是通过观察每串电池单体的容量保持率、内阻增长率及在模组中的位置分布规律,从而优化模组设计。但传统模组无法在不破坏模组结构的前提下,单独对模组中各串电池单体进行大电流充放电,检测出各串电池单体的容量、内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该模组能够实现在不破坏电池模组的结构前提下,单独对模组中各串电池单体进行大电流充放电,可方便检测出各串电池单体的容量、内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连接片,所述电池单体上方设有极柱,所述连接片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连接;所述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外接检测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形成的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片宽度1/2处。
可选地,所述螺孔直径范围为大于或等于2mm。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宽度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0mm。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片两端的连接部及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部中间的下凹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下凹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焊接区,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极柱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本公开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分别与电池单体的极柱和检测设备连接,可以在不破坏电池模组的安装结构前提下,单独对模组中各串电池单体进行大电流充放电,可方便检测出各串电池单体的容量、内阻,进而研究模组内各串电池单体容量、内阻随循环次数的演化规律和整个模组内电池单体容量、内阻的位置分布规律,为后续优化模组设计,提高模组循环寿命提供数据支持。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片示意图;
图3是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单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单体 11、极柱
2、连接片 21、第一连接片
211、连接部 2111、焊接区
212、下凹部 22、第二连接片
221、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258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钳口加工用高频淬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易融合型焊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