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净烟功能的艾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25487.6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0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嫣;张旋;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B01D53/86;B01D53/72;B01D46/12;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缪友建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艾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净烟功能的艾灸装置,包括艾灸盒和净烟机构,净烟机构和艾灸盒通过吸烟管连接,净烟机构包括上下贯通的筒状结构支架台,支架台顶端开口设有端盖,支架台内填充有过滤芯层,过滤芯层下方还设有引风机;艾灸盒包括下盒体、上盒体、艾条固定针和落灰网,下盒体和上盒体组成上下贯通的艾灸盒体,上盒体上开有与吸烟管连接的盒体接管口,艾条固定针用于固定安装在艾灸盒内的艾条,落灰网设在下盒体底端。该装置可以对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化学成分进行有效的过滤,保护了施灸者的安全,且该装置可同时对多个穴位施灸,节省了人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艾灸装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净烟功能的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灸法是以艾为主要施灸材料,点燃后在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烧灼、温熨,借其温热药物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传统艾灸方法施灸时,需医者用手拿着艾条操作,每次只能对1个或2个穴位同时施术,耗费人力,又因环境开放,热量流失较多,效率低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患者自持艾条进行灸疗并不方便,且艾灸烟雾的化学成分复杂,不仅含有大量药用成分及生物活性成分,也含有多种毒性物质为施灸者的呼吸道带来不利影响。艾条的燃烧可产生焦油、苯甲醛、苯酚等多种物质,烟雾中的抽提物可能对长期暴露于烟雾中的人产生遗传毒理学变化,长期暴露在艾烟环境下的施灸者,也容易出现咽痒、喉痛、腹痛等症状,施灸者的急慢性咽喉炎发生率明显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净烟功能的艾灸装置,对艾灸烟雾具有显著的净化效果,同时可多穴位同时施灸,提高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方案:一种具有净烟功能的艾灸装置,包括艾灸盒和净烟机构,净烟机构和艾灸盒通过吸烟管连接,净烟机构包括上下贯通的筒状结构支架台,支架台顶端开口设有端盖,支架台内填充有过滤芯层,过滤芯层下方还设有引风机;艾灸盒包括下盒体、上盒体、艾条固定针和落灰网,下盒体和上盒体组成上下贯通的艾灸盒体,上盒体上开有与吸烟管连接的盒体接管口,艾条固定针用于固定安装在艾灸盒内的艾条,落灰网设在下盒体底端。
进一步的,过滤芯层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纤维物质预过层、活性炭层和光触媒过滤网,所述筒状结构支架台为透明材质制成的直管,光线由透明的直管照入支架台内,使光触媒过滤网充分发挥空气的净化作用;可有效过滤掉艾条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苯甲醛、苯酚等多种物质,保护施灸者的安全。
进一步的,上盒体和下盒体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上盒体和下盒体通过螺纹连接,采用这种插入式的螺纹连接,方便艾条的取出与固定;艾条的固定采用多根艾条固定针的固定,保证了施灸过程中艾条的稳定。
进一步的,端盖上开设有多个端盖接管口,端盖接管口通过吸烟管与艾灸盒连接,可满足多穴位同时施灸,不用的接口用固定堵头封闭即可。
进一步的,端盖与支架台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吸烟管为可塑形的波纹管,这样能够实现将艾灸盒以任意角度或位置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支架台底部设有用于排气的通风间隙,经过滤芯层过滤的烟气可方便的排出支架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过滤芯层可以对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化学成分进行有效的净化和过滤,保护了施灸者的安全,同时改善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且该装置由于采用可塑形的波纹管配合多端口的支架台可同时对多个穴位施灸,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 的A-A剖视图。
图3为艾灸盒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支架台,2、引风机,3、过滤芯层,4、吸烟管,5、艾灸盒,6、端盖,7、端盖接管口,8、艾条,51、下盒体,52、上盒体,53、盒体接管口,54、艾条固定针,55、落灰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医院,未经江苏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254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