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炸锅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24609.X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9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陈经术;何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A47J27/04;A47J36/00;A47J36/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炸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其包括盖体和具有烹饪腔的锅体,烹饪腔下方设置有加热元件和风扇,风扇用于将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吹向烹饪腔;空气炸锅还包括可取放地置于烹饪腔中的内锅,内锅侧壁设有通孔,内锅放置在烹饪腔中的状态下,内锅的外壁与烹饪腔之间存在供空气流动的热风通道,热风通道内的热风通过通孔进入内锅内部;空气炸锅还包括开孔的炸篮,炸篮可取放地置于内锅中,炸篮底部与内锅的底壁之间存在供空气流动的底部间隙,炸篮与内锅之间还存在供空气流动的周向间隙,底部间隙与周向间隙连通。本实用新型中的空气炸锅将加热元件下置,有助于热空气快速流向烹饪腔,并且通过内锅侧壁开设通孔形成较短的热风路径,提高烹饪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产品主体包含锅体和盖体,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空气炸锅中,加热元件及风扇位于盖体中,工作时,风扇将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加速向下送入烹饪腔中,热风在在烹饪腔中形成流动回路,进行循环流动加热食物。
现有技术中的空气炸锅存在以下问题:
1.电路工作结构位于盖体处,需要有电路从锅体连接接入盖体,结构复杂,盖体处产生温升问题,容易对盖体处的电子器件造成损坏,需要有对应的降温结构进行解决,总体来说结构和工艺复杂,成品成本偏高;
2.热气自然上升,需要借助强力风扇将热空气送入锅体烹饪腔中,对电机要求高,且当烹饪腔越高,容器各高度的温度差越大,烹饪腔内温度不均匀,造成食物口感差,影响烹饪效果。
3.热风从上部吹向烹饪腔中加热食物,热风需要经过较长的路径后才能到达食物底部,对食物的底面加热效果较差。
4.空气炸锅烹饪出食物有时会较干,影响口感,降低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空气炸锅,其包括盖体和具有烹饪腔的锅体,烹饪腔下方设置有加热元件和风扇,风扇用于将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吹向烹饪腔;空气炸锅还包括可取放地置于烹饪腔中的内锅,内锅侧壁设有通孔,内锅放置在烹饪腔中的状态下,内锅的外壁与烹饪腔之间存在供空气流动的热风通道,热风通道内的热风通过通孔进入内锅内部;空气炸锅还包括开孔的炸篮,炸篮可取放地置于内锅中,炸篮底部与内锅的底壁之间存在供空气流动的底部间隙,炸篮与内锅之间还存在供空气流动的周向间隙,底部间隙与周向间隙连通。
通孔沿内锅的侧壁的周向均匀布置。
锅体设置有密封件,内锅置于烹饪腔的状态下,密封件位于通孔的上方,且密封件与内锅接触以形成密封。
锅体内还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热风通道的下方,以对烹饪腔内气体向下的流动形成阻挡,且挡板中部设置有开口,以使风扇将热风吹入热风通道。
加热元件固定于挡板的开口处。
炸篮下部设置有支脚,以使炸篮底部与内锅之间形成底部间隙;或者,内锅底部设置有凸台,凸台能够支撑炸篮,以使炸篮底部与内锅之间形成底部间隙。
锅体朝向盖体的一端设置有隔热圈。
盖体的至少部分区域为透明区域或半透明区域,以透视烹饪腔内的烹饪状况。
炸篮放置于内锅中时,炸篮的上部区域伸出到内锅外,炸篮伸出内锅外的区域位于盖体中。
内锅下部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位于通孔的下方。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246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塞式自行手扶公路划线机
- 下一篇:具有气压调节功能的食品加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