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家居在线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24558.0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2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祖胜;魏其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民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G08B2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赵秀斌 |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在线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家居在线监测装置,包括一氧化碳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一氧化碳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以及报警模块相互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一氧化碳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一氧化碳浓度信息发送至智能终端,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一氧化碳超标时进行报警,一氧化碳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的一氧化碳浓度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检测到浓度超标则驱动报警模块发出警报并且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送是智能终端,可实时监测室内一氧化碳浓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居在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
在实际生活中,安全用气已经成为人们备受警惕的问题,通常人们依靠嗅觉来感知是否有煤气(即一氧化碳)泄漏,当有煤气泄漏时再开窗通风,这样并不能保证及时发现煤气泄漏且及时采取措施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为了减少并杜绝各种因燃气泄漏而引发的爆炸及火灾事故,市面上也出现了多种一氧化碳检测器,当检测到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发出报警声通知用户,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了因燃气泄漏引发的爆炸。
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255705.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氧化碳监控系统,该包括主控制模块、一氧化碳探测器、报警器、显示模块、电源模块和排风模块;所述一氧化碳探测器,用于检测所述一氧化碳安装位置处的一氧化碳浓度;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一氧化碳浓度;所述主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并控制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所述一氧化碳浓度,还用于当判断到所述一氧化碳浓度超过预置浓度阈值时,触发所述报警器和所述排风模块,使得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排风模块进行空气交换;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对所述主控制模块、所述一氧化碳探测器、所述报警器、所述显示模块、所述排风模块提供电能。
但上述专利的缺点在于,不能远程实时监控一氧化碳浓度情况,且采集精度不高,整体稳定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智能家居在线监测装置,结合一氧化碳数据采集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将采集一氧化碳数据传输至智能终端,可实时监测一氧化碳浓度的情况,且稳定性高,采集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智能家居在线监测装置,包括一氧化碳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和报警模块;
所述一氧化碳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型号为7E/F的一氧化碳传感器,积分放大电路,第一负载电阻和场效应管;
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的R引脚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的W引脚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接正电源,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的C引脚和R引脚共同接入所述积分放大电路,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的W引脚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负载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负载电阻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以及报警模块相互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一氧化碳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一氧化碳浓度信息发送至智能终端,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一氧化碳超标时进行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民族大学,未经贵州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245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反向收拢的稳定支撑装置
- 下一篇:新型麦克风及其托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