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摩背靠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24487.4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5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茅煦凡;王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漳州蒙发利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47C1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摩 背靠 | ||
1.一种按摩背靠,用于人体背部按摩,包括按摩机芯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芯包含两按摩单元,两按摩单元上分别设有按摩头;
所述壳体包含有左壳体及右壳体,所述左壳体的一侧与所述右壳体的一侧相互铰接并呈合页折叠状;还包括连接左右两壳体的弹力机构,所述弹力机构将两壳体呈合页状折叠并能复位至特定夹角;所述左壳体及右壳体朝向人体背部一侧分别设有轨道,所述两按摩单元朝向壳体一侧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与所述轨道可往复滑动地连接;
所述按摩机芯受人体背部倚靠,抵压两壳体张开至所需角度,使得两按摩单元能够贴合人体背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背靠,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按摩单元共同枢接于枢轴,还包括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端部固定于枢轴,所述扭簧的两延伸端连接两按摩单元,使得两按摩单元呈合页状折叠并能复位至特定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背靠,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分为两段,其轴向之间设置驱动电机;所述两按摩单元内设有齿轮组,该驱动电机经电机蜗杆驱动位于枢轴两侧的按摩单元内的齿轮组带动所述按摩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背靠,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单元内还设有行走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经齿轮组带动行走齿轮转动;所述壳体纵向方向上设有行走齿条,所述行走齿轮与行走齿条啮合,所述行走齿轮带动所述按摩机芯沿着行走齿条方向行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背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纵向方向上设有丝杆装置,所述按摩机芯上设有丝杆套,所述丝杆驱动所述丝杆套沿丝杆方向行走,以带动按摩机芯行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背靠,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芯还包括有行走电机和行走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行走齿轮转动,所述壳体纵向方向上设有行走齿条,所述行走齿轮与行走齿条啮合,所述行走齿轮带动所述按摩机芯沿着行走齿条方向行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背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有中间体,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铰接于中间体上;所述中间体两端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两端与左右两壳体连接,使得两壳体能够复位至特定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按摩背靠,其特征在于,左右两壳体呈合页状折叠并复位至特定夹角角度为30~5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背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沿壳体外周设有海绵,所述海绵突出壳体高度与按摩头高度相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背靠,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采用双层阶梯结构,所述按摩单元轨道槽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轨道滑接,使得按摩机芯相对壳体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漳州蒙发利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漳州蒙发利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244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