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预留后浇洞口模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23681.0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8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陆小玲;梁仪;赵泽俊;韦锦前;傅娟;蒋炎生;邓晓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 代理公司: | 桂林文必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34 | 代理人: | 张学平 |
| 地址: | 54500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预留 洞口 模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预留后浇洞口模板装置,通过折叠所述折叠钢模板,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转向所述第一支撑板,从而使所述折叠钢模板从所述后浇预留洞口中穿过,所述止水螺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扭紧固定后,打开所述折叠钢模板,再把所述止水螺杆从上部所述十字吊架中的预留孔中穿过并固定,使得下部的所述折叠钢模板与所述混凝土楼板的底部紧密贴合,并且使得整个装置牢固稳定,如此通过增大底部支撑面积,顶部通过所述十字吊架固定,中间通过所述止水螺杆拉扯的方式,对所述后浇预留洞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吊模的支撑效果更好,从而使混凝土成型质量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预留后浇洞口模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主体施工过程中会根据需要预留放线孔、泵管孔洞或者其他的便于施工而留的其他预留洞以满足施工要求,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再二次支模进行封堵。施工程序一般是钢筋绑扎完成后,支设模板,采用15mm厚胶合板进行封模,在施工层的下一层楼板上采用钢管搭设支撑架将洞口模板支撑牢固,模板支撑完成后,将预留洞口内的垃圾清理干净,并充分浇水湿润后进行混凝土施工。
现有技术采用一个人到下一层进行配合搭设支撑架支模,一个在施工层进行施工,还需要搭设支撑系统,不仅施工进度慢,效率低,单独搭设支撑架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一般的悬挂钢筋加铁丝加模板吊模的方法,这种方式采用一般的模板进行安装很难把模板穿过楼板。
如此采用现有技术对预留后浇洞进行支模操作难度大,且安装困难,从而支模完成后,模板对浇筑混凝土的支撑效果不好,造成吊模的稳定性差,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容易造成模板胀模和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预留后浇洞口模板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进行支模操作难度大,且安装困难,从而支模完成后,模板对浇筑混凝土的支撑效果不好,造成吊模的稳定性差,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容易造成模板胀模和脱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小型预留后浇洞口模板装置,包括混凝土楼板和支模组件;所述混凝土楼板具有后浇预留洞,所述后浇预留洞贯穿所述混凝土楼板;所述支模组件包括折叠钢模板、止水螺杆、十字吊架和折叠构件,所述折叠钢模板与所述混凝土楼板抵接,并与所述后浇预留洞盖合,且位于所述混凝土楼板靠近所述后浇预留洞的一侧,所述止水螺杆与所述折叠钢模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折叠钢模板靠近所述后浇预留洞的一侧,且贯穿所述后浇预留洞,所述十字吊架与所述止水螺杆可拆卸连接,并与所述混凝土楼板抵接,且位于所述混凝土楼板远离所述折叠钢模板的一侧;所述折叠钢模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止水螺杆可拆卸连接,并与所述混凝土楼板抵接,且位于所述止水螺杆远离所述十字吊架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与所述混凝土楼板抵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止水螺杆的一侧;所述折叠构件包括第一折叠合页和第一限位钢板,所述第一折叠合页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限位钢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抵接,且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折叠构件还包括第三支撑板和第二折叠合页,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折叠合页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三支撑板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
其中,所述折叠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钢板,所述第二限位钢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抵接,且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所述止水螺杆的一侧,所述止水螺杆贯穿所述螺栓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236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