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结构的下缸体自动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8937.9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5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林琳;伍健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本田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260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结构 缸体 自动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下缸体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刻印机构出口端与工件框之间设有缓存槽,在输送机构中设有定位导向单元和输送带,输送带的驱动结构连接有自动控制单元,输送带从输送机构的入口端依次通过输送机构、折断机构和刻印机构;在折断机构旁设有自锁式抓举机构,定位导向单元、自锁式抓举机构、折断机构和刻印机构的控制输入端各连接自动控制单元的一个控制信号输出端,在输送机构处、折断机构处和刻印机构处各设有工件检测单元,所述工件检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各连接自动控制单元的一个信号输入端,形成自动控制式下缸体自动生产装置。具有生产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负荷轻等实质性特点和技术进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下缸体自动生产装置。属于汽车及其配件制造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下缸体后工序生产装置如图2所示,由输送机构1-1、折断机构1-2、针式刻印机构1-3、目视平台1-4和装框机构1-5组成。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折断机构和刻印机构为独立机构,需要手工放入/取出工件与手动启动/关停,具体流程是:输送机构把工件送到折断机构前端,通过操作工人之一把工件放入折断机构定位并手动启动折断机构完成工件的汤、冒口折断,然后手动取出并放入刻印机构进行针式刻印;针式刻印完成后由操作工人之二从刻印机构取出工件放在目视平台进行目视,人工判断合格后放装框机构。这种生产流程每个工班需配置操作加工人员和目视检查、装框工人各一名,合计2人/工班。其工作原理:通过人手启动折断机构用夹具式压力装置折断工件汤、冒口,通过人工启动针式刻印机构打印二维码(工件)。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每个工班需要配置二个工人手动操作,生产速度慢、生产效率差、生产成本高; (2)每日产量大,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负荷重;(3)针式刻印的二维码不清晰、易变形、读取率低,影响产品的追溯性,而且噪音大、环境污染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下缸体后工序生产装置存在生产速度慢、生产效率差、生产成本高及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负荷重等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下缸体自动生产装置,具有生产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及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小、负荷轻等实质性特点和技术进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改进结构的下缸体自动生产装置,包括顺序设置的输送机构、折断机构刻印机构和工件框,其结构特点在于:在刻印机构出口端与工件框之间设有缓存槽,在输送机构中设有定位导向单元和输送带,输送带的驱动结构连接有自动控制单元,输送带从输送机构的入口端依次通过输送机构、折断机构和刻印机构;在折断机构旁设有自锁式抓举机构,定位导向单元、自锁式抓举机构、折断机构和刻印机构的控制输入端各连接自动控制单元的一个控制信号输出端,在输送机构处、折断机构处和刻印机构处各设有工件检测单元,所述工件检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各连接自动控制单元的一个信号输入端,由自动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工件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控制定位导向单元、输送带的驱动结构、自锁式抓举机构、折断机构和刻印机构工作,通过定位导向单元、自锁式抓举机构及自动控制单元控制部件的工作,形成自动控制式下缸体自动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进一步地,自动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有操作按钮和触摸屏,自动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指示灯、安全光栅和安全门开关,由自动控制单元根据操作按钮和触摸屏的输入信号对输送机构、定位导向单元、自锁式抓举机构、料折断机构、刻印机构、指示灯、安全光栅和安全门开关的控制。
进一步地,自锁式抓举机构包括气动驱动单元和铰链式机械夹具,气动驱动单元的控制输入端连接自动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输出端连接铰链式机械夹具的控制输入端,以实现对工件的夹紧;气动驱动单元采用自锁式气动驱动结构,以保证夹紧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折断机构具有夹持式无压力摆动结构,以形成对工件夹持式无压力摆动折断结构;刻印机构由激光刻印机构成,以形成清晰式低噪声二维码刻印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本田金属有限公司,未经肇庆本田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89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回转窑的筒体顶升装置
- 下一篇:柴油发动机进气管求心专用加工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