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石墨烧结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7809.2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7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威;李楠;彭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永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5/05 | 分类号: | F27B5/05;F27B5/14;F27B5/18;F27D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0 | 代理人: | 张瑜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石墨 烧结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石墨烧结炉,包括炉体、炉芯管、石墨硬毡、若干组石墨加热器,所述炉芯管安装在炉体内部,所述炉体上设有炉体抽真空用的主抽真空口、炉芯管抽真空用的炉芯管抽真空口和若干接线棒,炉芯管抽真空口和炉芯管之间用金属波纹管相连,所述石墨硬毡介于炉芯管和炉体之间并围住炉芯管外侧面,所述石墨加热器安装在石墨硬毡上,石墨加热器和接线棒相连,所述炉体包括炉壳、与炉壳相适应的炉门,炉门与炉壳一端转动连接并通过炉门开闭控制炉壳的半封闭或全封闭状态。本实用新型具有作业温区长且温度稳定,可进行烧结、脱气处理,真空环境工作有效降低热传导使得炉表温度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炉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真空石墨烧结炉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商业生产光纤预制棒的汽相沉积工艺皆为两步法,即芯棒与包层分开制作。而包层制作又分为包层的沉积、松散体的烧结两个主要工艺过程。松散体的烧结过程涉及烧结、脱气等细化工艺步骤,一般烧结与脱气须在不同的设备进行操作。
目前包层松散体烧结过程是在烧结炉内进行,烧结过程要求温度高可达1500℃,而烧结炉制造的比较矮,作业高温区一般只有400mm左右。然而包层松散体有效段长达2700mm,因此烧结炉只能对包层松散体进行分段进行烧结。烧结炉温区短,整个温区不够均匀且高温区内温度波动大,使烧结效果难控制。烧结完成后,需将烧结完的玻璃体转运至脱气炉进行脱气处理,步骤繁琐,整个过程耗时较长。
此外,目前烧结炉主要采用钣金外壳、中间填充氧化铝保温材料形式,加热器采用金属硅钼棒,环形均布固定在保温材料上。若金属硅钼棒加热器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氧化,一旦一根加热器发生损坏时,需对整组加热器进行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真空石墨烧结炉,能够使作业温区长且温度稳定,可单炉完成烧结、脱气处理,真空环境工作有效降低热传导使得炉表温度低,加热器更换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真空石墨烧结炉,包括炉体、炉芯管、石墨硬毡、若干组石墨加热器,所述炉芯管安装在炉体内部,所述炉体上设有炉体抽真空用的主抽真空口、炉芯管抽真空用的炉芯管抽真空口和若干组接线棒,炉芯管抽真空口和炉芯管之间用金属波纹管相连,所述石墨硬毡介于炉芯管和炉体之间并围住炉芯管的底部和外侧面,所述石墨加热器安装在石墨硬毡上,石墨加热器和接线棒相连,所述炉体包括炉壳、与炉壳相适应的炉门,炉门与炉壳一端转动连接并通过炉门开闭控制炉壳的半封闭或全封闭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炉壳和炉门一端用铰链相连,炉壳和炉门另一端用锁紧支架相连且可通过控制锁紧支架的松紧控制炉门的开闭,方便炉门的开闭和锁紧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炉壳和炉门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使得炉壳和炉门的密封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石墨硬毡围成桶状,石墨硬毡包括炉壳硬毡、与炉壳硬毡相适应的炉门硬毡,所述炉壳硬毡和炉壳之间、炉门硬毡和炉门之间均用固定杆相连,炉门硬毡随炉门的开闭实现与炉壳硬毡的脱离贴合,围成桶状的石墨硬毡可有效使得热量聚集在内部,减少热量散失,提高热能利用率,石墨硬毡可进行有效隔热,避免石墨加热器产生的热能辐射到炉体上,分段式石墨硬毡是为了方便局部石墨加热器的更换,固定杆支撑作用可有效保证石墨硬毡不会发生松动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石墨加热器包括炉体加热器和炉门加热器,所述炉体加热器安装在炉壳硬毡上,所述炉门加热器安装在炉门硬毡上,石墨加热器采用分段式设计,方便后期维护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石墨加热器和接线棒均为6组,每组接线棒均设有正极、负极,负极和正极用电缆线相互串联,每组石墨加热器等长设计,保证了每段加热温区温度均匀是整个温区波动较小,提高烧结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永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永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78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