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带光源的动脉采血针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16814.1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5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于丽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动脉 采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带光源的动脉采血针,包括采集管,所述采集管的底部设置有卡帽,且卡帽的底部设置有针头,所述针头上设置有塑胶块,且塑胶块的内部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所述塑胶块的内部且位于发光二极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反光片和第二反光片,所述针头的表面且位于塑胶块的底部设置有塑胶条,所述卡帽上设置有按键,所述采集管内部设置有空腔,且空腔的内壁滑动有柱头,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该自带光源的动脉采血针,解决了现有的动脉采血针没有光源,很容易扎入静脉抽成静脉血,或者是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合在一起,出现低氧血症,误导临床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自带光源的动脉采血针。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动脉采血针没有光源,很容易扎入静脉抽成静脉血,或者是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合在一起,出现低氧血症,误导临床;尤其是夜间抢救病人时,病情紧急很容易抽血失败,增加了医患的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带光源的动脉采血针,解决了现有的动脉采血针没有光源,很容易扎入静脉抽成静脉血,或者是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合在一起,出现低氧血症,误导临床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自带光源的动脉采血针,包括采集管,所述采集管的底部设置有卡帽,且卡帽的底部设置有针头;
所述针头上设置有塑胶块,且塑胶块的内部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所述塑胶块的内部且位于发光二极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反光片和第二反光片,所述针头的表面且位于塑胶块的底部设置有塑胶条。
优选的,所述卡帽上设置有按键。
优选的,所述采集管内部设置有空腔,且空腔的内壁滑动有柱头。
优选的,所述柱头的顶部固定有推杆,且推杆的顶端固定有接触块。
优选的,所述采集管的一侧设置有刻度。
优选的,所述采集管上设置有挡块。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带光源的动脉采血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自带光源的动脉采血针,通过针头刺入病患的皮下组织,按动按键,使得发光二极管发光,第一反光片和第二反光片之间呈°,使得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射入在塑胶条中,塑胶条在皮下发光投射附近的血管分布情况,避免针头失误,解决了现有的动脉采血针没有光源,很容易扎入静脉抽成静脉血,或者是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合在一起,出现低氧血症,误导临床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采集管、2卡帽、3针头、4塑胶块、5发光二极管、6第二反光片、7塑胶条、8按键、9空腔、10柱头、11推杆、12接触块、13刻度、14挡块、15第一反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自带光源的动脉采血针,包括采集管1,采集管2的底部设置有卡帽2,且卡帽2的底部设置有针头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人民医院,未经绍兴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68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冷凝蒸汽锅炉
- 下一篇:一种新型儿科喂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