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综采监控网络总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6555.2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7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沈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电液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H04L12/4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刘冬静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监控 网络 总线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综采监控网络总线系统,包括沿煤矿开采通道设置的支架、安装于支架的支架监控器、外围监控设备、与支架监控器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和接支架监控器的驱动设备,外围监控设备包括摄像仪、语音通话器、电源、照明灯、总线式传感器和电磁阀驱动器,无线通信设备包括遥控器、手持无线终端和煤机端数据传送器,实现各设备的监测与控制,搭建了统一的通讯格式的通信线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视频监视、支架动作控制、语音喊话、工作面照明、动作报警、人员精确定位等丰富检测的功能;简化了支架间连线,简化了设备控制网络,扩展性强;能够降低设备故障率,大大提高煤矿综采效率;同时设备简化,能够降低采煤设备配套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应用于煤矿综采工作面开采作业中,以支架控制为基础,多参数监测、多设备控制的一种煤矿综采监控网络总线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涉及自动化的工作面越来越多,要求支架监测点增多,还需要配置视频监视、语音通话、工作面照明、人员定位等功能,目前国内相关厂家产品实现上述所有功能时有的厂家有欠缺项,有的全部实现但配置复杂。这是因为原有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以支架控制为主,监测量只包含支柱压力、推遛行程数据、煤机红外定位数据;在逐渐过渡到自动化采煤过程中,各厂家以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为基础,增加了视频监控系统,照明系统,人员定位及无线通信系统;这些系统与支架电液系统相对独立,在工作面都是单独走线,再加上语音通话系统后,工作面独立连接系统至少有4种。各系统再加上供电线缆,工作面各支架间连接线缆通常7根以上,连线网络包含支架监控的总线方式、视频传输和无线通信的以太网方式、喊话系统的模拟信号传输等多种,网络通信方式繁多。工作面架间连线多,支架动作时容易挤压或拉扯损坏;通信方式多,需要多种融合设备,协议对接,调试增加工作量,同时通信节点繁多也增加了出错风险,故障几率大,需要不断排除故障,降低了自动化采煤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综采监控网络总线系统,其针对煤矿综采工作面布线繁多,通信模式多样,作业过程中系统故障几率大的问题,能够实现一网贯通工作面到集控中心沿线所有设备的功能,附带对各设备参数监测和控制驱动的能力,能够解决以往设备安装布线复杂,错误几率大,调试工作量大的问题,提高设备自动化运行水平,降低设备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煤矿综采监控网络总线系统,其包括沿煤矿开采通道设置的支架、安装于支架的支架监控器、外围监控设备、与支架监控器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支架监控器的驱动设备,支架监控器带有电磁阀驱动接口、传感器输入接口、总线通信接口、以太网接口、数字语音接口、供电接口,无线通信设备通过总线通信接口连接支架监控器,外围监控设备包括摄像仪、语音通话器、电源、照明灯、总线式传感器和电磁阀驱动器,摄像仪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至支架监控器,语音通话器通过数字语音接口连接至支架监控器,支架监控器将摄像仪拍摄的数据和语音通话器的数据连接至以太网接口的以太网连线以对外传输,照明灯电连接至电源,电源通过供电接口连接至支架监控器,总线式传感器通过传感器输入接口连接至支架监控器,电磁阀驱动器电连接至电磁阀驱动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支架监控器内置有射频定位模块,工作人员佩戴有识别卡,现有的采煤机上配套有识别卡,通过射频定位模块读取识别卡对工作人员和采煤机进行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遥控器,遥控器与支架控制器单独匹配连接,且遥控器通过无线的方式可连接支架控制器,以对各支架的动作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手持无线终端,手持无线终端可连接至任一支架的支架监控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煤机端数据传送器,煤机端数据传送器电连接至采煤机,煤机端数据传送器与支架监控器之间无线通信连接,以实现支架监控器对采煤机的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电液控制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航天电液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65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